低剂量螺旋CT:肺癌高危人群的救命神器
低剂量螺旋CT:肺癌高危人群的救命神器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的发布,肺癌作为全世界范围内年发病人数第二和年死亡人数第一的癌症,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低剂量螺旋CT(LDCT)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工具,因其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正逐渐成为高危人群的救命神器。
低剂量螺旋CT:技术革新带来希望
低剂量螺旋CT是CT检查的一种,它通过特定的技术和扫描方式,使受检者所受到的X射线剂量最小化,同时确保成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与传统CT相比,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仅为1mSv以下,是传统CT的1/5-1/6。这种技术革新不仅大大降低了受检者的辐射风险,还提高了检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低剂量螺旋CT的优势在于其显示胸部结构的清晰度、胸部病变的检出敏感性和病变的准确性均优于常规X线胸片。同时,它具有扫描速度快的特点,仅需不到10秒钟即可完成检查,射线剂量相当于一次常规CT的1/5~1/10左右。此外,低剂量螺旋CT采用薄层扫描,结合AI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发现小于2毫米的微小病灶,这对于早期肺癌的发现至关重要。
谁需要特别关注?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低剂量螺旋CT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而是特别推荐给肺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那么,哪些人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呢?根据专家共识,以下特征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 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 长期接触厨房油烟者。
筛查效果:数据说话
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据统计,低剂量CT肺癌筛查的肺结节检出率约为20%,与传统X线检查相比,CT筛查可使肺癌病死率显著下降。一个几毫米的肺结节演变成直径0.5~1厘米的早期肺癌,需要经过多年时间。及早精准地发现肺结节,早期干预治疗,就能把肺癌扼杀在萌芽中。很多早期肺癌及时手术切除,患者基本和健康的正常人生活、寿命无异。
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首次通过体检或肺癌筛查项目低剂量CT发现的肺小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不必过于担心。肺结节的处理需要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评估。如果发现肺结节,应该:
- 冷静理性,科学对待。定期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
- 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和密度特征制定随访计划。
- 对于有恶性倾向的肺小结节(例如:结节增大、形态改变、成分改变等),首选建议手术治疗。
- 如果明确是肺癌或者高度怀疑是恶性的肺高危结节,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常用的术式为经胸腔镜下肺部分或者全部切除术,创伤小、愈合快、对生活影响小。
定期筛查是预防肺癌的关键。低剂量螺旋CT作为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显著提高肺癌的早期发现率,从而大大改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不要等到症状显现才就医,定期筛查才是对抗肺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