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六大措施守护心肺健康
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六大措施守护心肺健康
随着冬季的到来,心脏问题和肺部疾病进入高发期,胸闷气短也成为很多人面临的困扰。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情绪、改善居住环境、戒烟限酒以及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长期吸烟的人来说,更要加倍小心。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和肺部健康,远离胸闷气短的烦恼。
为什么冬季是心肺疾病高发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安指出,冬季是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气温骤降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同时,寒冷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可能引发体重增加和血脂升高。此外,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也会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
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病科)主任马战平也表示,冬季气温低,是一些病毒和细菌的活跃期,比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它们容易在冬季变得更加活跃。其次,冬季空气更为干燥,干燥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黏膜脱水,使其失去正常的湿润状态,导致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使得呼吸道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侵袭。
如何预防冬季心肺疾病?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冬季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时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液,立即加衣。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减轻心脏负担。清晨醒后慢起床,因清晨人体的血管调节能力较差,如果骤然起床可导致血压升高或供血不足,清晨醒来后应当先躺一会儿,然后再慢慢起床。
合理膳食:少盐、低脂、高纤维,避免高热量食物过量摄入。多吃鱼类、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控制情绪:精神紧张、忧虑、悲伤、烦恼、焦虑等异常情绪和过度疲劳,都会引起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再加上寒冷的作用,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改善居住环境
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外出注意添衣保暖。秋冬季早晚温差很大,不应太早锻炼,合理安排运动和控制好运动量。最好选择阳光充足的时间段锻炼,因为早晨室外气温低,容易刺激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机会。
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要勤洗手、戴口罩,这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这样就易于避免与流感等患者密切接触,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特别提醒
高危人群需警惕: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以及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的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群体,需格外警惕。
定期监测指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需要一如既往地服用药物,并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如果不达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量。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病史者,要格外注意,经常体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
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和肺部健康,远离胸闷气短的烦恼。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享受这个冬天的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