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关联获证实:中年女性风险最高增75%
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关联获证实:中年女性风险最高增75%
“寝不安席”这四个字,或许正是中年女性睡眠状态的真实写照。据统计,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中年女性正遭受失眠问题的困扰。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失眠或睡眠不足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近期,一项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关联。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Rebecca C. Thurston团队聚焦于可能存在失眠问题的中年女性群体,通过分析其失眠症状和睡眠时长的轨迹,揭示了这些因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论文首页截图
研究团队从全国妇女健康研究(SWAN)中筛选了2964名年龄在42岁到52岁之间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参与者均处于围绝经期或早期围绝经期,且未使用激素替代疗法,也没有心血管疾病史。在为期22年的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了多达16次的睡眠评估,包括失眠症状和每日睡眠时长的问卷调查,以及CVD事件的记录。
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随访期间,约30%的中年女性长期存在失眠症状,14%的中年女性长期睡眠不足,6.5%的中年女性既有失眠困扰又长期睡眠不足。最终记录了202例CVD事件,其中CVD相关死亡事件23例。
失眠症状与CVD风险的关系
研究人员确定了四种失眠症状轨迹:
- 持续的低频次失眠
- 随时间减轻的中度频次失眠
- 随时间增加的低频次失眠
- 持续的高频次失眠
在考虑了年龄、教育程度、种族、更年期症状、打鼾情况,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ASCVD)风险等混杂因素后,研究发现,持续高频失眠的中年女性患CVD风险增加71%(HR=1.71,P=0.004)。
失眠症状轨迹与CVD风险之间的关系
睡眠时长与CVD风险的关系
研究人员确定了三种睡眠时长轨迹:
- 持续睡眠不足(约4.85小时/夜)
- 持续中等睡眠时长(约6.39小时/夜)
- 持续中等-较长睡眠时长(约7.7小时/夜)
同样,在考虑了多种混杂因素后,研究发现,存在持续睡眠不足的中年女性患CVD风险增加51%。
睡眠时长与CVD之间的关系
失眠症状和睡眠时长的组合效应
最后,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失眠症状和睡眠时长的组合轨迹。结果发现,同时存在持续的高频失眠和长期睡眠不足的中年女性患CVD风险增加75%(调整后HR=1.75)。
这项长达22年、多达16次睡眠评估的研究表明,对于中年女性而言,高频失眠症状和/或长期睡眠不足均与随后的CVD风险增加有关。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已将睡眠问题纳入促进心血管健康的“生命八要素”中,强调了睡眠健康对CVD的重要意义。这一研究再次提醒我们,应高度关注存在睡眠问题的中年女性群体,因为她们往往面临着更高的CVD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