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源制药、至正股份重组大动作,股民怎么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9: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源制药、至正股份重组大动作,股民怎么看?

2024年,A股市场掀起了一轮并购重组热潮。截至11月9日,已有183家上市公司发布重大重组事件相关公告,其中9月24日“并购六条”政策后的有112家。这轮热潮中,医药和半导体行业尤为活跃,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战场。

01

科源制药:力诺系内部资产腾挪

科源制药拟向控股股东力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力诺投资”)、间接控股股东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诺集团”)等39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济堂”)99.42%股权。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为科源制药与宏济堂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力诺集团大股东高元坤。

宏济堂创立于1907年,是中华老字号企业,主营业务为中成药、阿胶制品及麝香酮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截至本预案签署日,宏济堂共取得150个药品注册批件,其中35个产品进入国家基药目录,90个产品进入医保目录,7个药品为独家品种,2个药品为独家药品剂型。宏济堂2022年、2023年、2024年1至6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17亿元、13.75亿元、9.38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1.51亿元、1.33亿元。

科源制药称,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延伸至中成药、阿胶制品等领域,实现部分生产办公设施集约化使用及采购、销售渠道协同,有助于上市公司优化产品布局、加强销售采购渠道整合、降低经营成本,打造具备规模优势、行业知名度高的医药大健康平台。

02

至正股份:半导体产业布局再下一城

至正股份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直接及间接取得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下称“先进封装”)99.97%股权;同时,公司拟置出公司全资子公司至正新材料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先进封装系全球前五的半导体引线框架供应商。通过此次重组,至正股份将完善其半导体产业布局;半导体封装设备龙头ASMPT(港股上市公司)将成为至正股份第二大股东。

先进封装前身为ASMPT的物料分部业务单位,于2020年底成立为独立合资公司,专业从事引线框架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引线框架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封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半导体产品。先进封装在安徽滁州、广东深圳和马来西亚设有生产工厂。2022年、2023年,先进封装营收分别为31.3亿元、22.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2285.1万元。

03

并购重组潮下的投资机会

在政策暖风之下,上市公司并购意愿明显提升,对不少企业而言,是一个探索新增长点,转型升级的机会,于整个行业乃至产业而言,亦是促进资源配置效率,产业链整合的利好。但受收购消息刺激,获得短期“起飞”涨势后,多数企业的股价也会再经历“冷静期”,逐渐回落。

有行业观点指出,相关政策暖风之下,上市公司并购意愿明显提升,对不少企业而言,是一个探索新增长点,转型升级的机会,于整个行业乃至产业而言,亦是促进资源配置效率,产业链整合的利好。

另一方面,在通过并购重组短期提振公司业绩以及估值表现后,企业要如何实现业务融合与协同,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获得长期的稳定发展,才是背后的关键所在。

01
**“跨界”并购热潮渐起**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业务协同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等,是此轮热潮中大多数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目的。

在统计的9起并购重组事件中,有6起均为跨业务领域的并购,或是中药企业与创新药企业,如康缘药业收购中新医药;或是原料药与创新药,如科源制药收购宏济堂;或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如中国生物制药收购“国内过敏原检测第一股”浩欧博、泰格医药收购观合医药。

跨度最大的并购,当属曾经的国内水泥业龙头四川双马以15.96亿元的价格,收购多肽药物创新药企健元医药。四川双马表示,通过该收购,其将实现对现有业务的突破,并将健元医药的管理、研发、销售等成熟团队与其管理优势结合,帮助健元医药扩展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布局,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健元医药的主要产品为多肽制剂、多肽原料药,可以说是目前备受追捧的GLP-1概念相关公司之一。该公司亦是国内首批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获受理的原料药厂家之一,且除了司美格鲁肽,健元医药还有替尔泊肽等4个品种完成美国FDA 的药物主文件备案。

类似的还有11月7日刚宣布的康缘药业收购康缘系兄弟公司中新医药,后者亦拥有两款目前正在开展 I 期临床研究的GLP-1类产品——(GGGF1)三靶点长效减重(降糖)融合蛋白、(GGF7)双靶点长效降糖(减重)融合蛋白。

除了拥有市场预期良好的热门产品,具有独家或竞争优势明显的产品种类,也是成为收购标的重要因素。

东北制药拟以1.87亿元控股的鼎成肽源便是其中之一。成立于2014年的鼎成肽源旗下已拥有10余款TCR-T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及相关的完整技术平台及产品转化体系。例如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及国内第一款进入 I 期临床研究的靶向KRAS G12D的TCR-T细胞药物,另外还有一款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 CAR-T 细胞产品,已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证,并正在中美两地申请IND。

另外还有千红制药收购的方圆制药,便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家持有硫酸依替米星小容量注射剂批件的生产厂商之一。而力诺系内部资产腾挪的科源制药收购中药老字号宏济堂,后者也拥有麝香酮等独家产品。

在产业链整合方面,CRO龙头泰格医药为增强自身的临床试验全链条及一站式服务能力,斥资1.4亿元增持一站式CRO实验室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观合医药40.5650%股权,

近三年来业绩增长承压的多瑞医药,为加快完成原料药产业的延伸布局,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也选择了收购拥有高端多肽原料药生产基地的四川前沿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而后者此前是上市公司前沿生物的控股孙公司。

可以发现的是,由于多数被收购方资产规模相对小,部分创新药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统计的9起并购案例,整体交易金额都不算大。除科源制药收购宏济堂尚未披露具体价格外,有5起的交易金额均低于4亿元,仅一笔交易超过10亿元,即四川双马收购健元医药交易价格为15.96亿元,而嘉和生物对亿腾医药的反向收购,则全部通过配发新股的方式支付,不涉及现金支付。

在IPO收紧、A股及港股市场融资形势亦不乐观的情况下,目前医药企业二级市场的估值区间处于低位,而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正推动基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跨行业并购及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

有行业观点认为,于大部分上市公司而言,政策暖风无疑提供了一个以更具性价比的价格扩展业务,寻求新增长点,实现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同时对部分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也会是一个缓解资金压力的机会。

中金公司研究部11月初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自2023年8月底IPO节奏放缓后,较多拟IPO企业终止IPO流程,并且接受被上市公司并购。同时,撤回IPO的企业主要为科创企业,符合当前鼓励科创企业并购重组的导向。

而有投行人士则透露,目前由IPO转并购等各类项目已经逐渐增多,相关的并购推介会也越来越多,预计明年并购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长。

2024年甚至被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是并购元年,但对于后市的并购重组机会,深圳卓德投资总监杨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并购重组的机会有一定延续性,本质上亦可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但并购重组后续上行空间或许有限。

杨博强调,随着市场逐步回暖,资产标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后期并购将更加关注资产本身的战略性与性价比,能够达成实际成交落地的机会或有所减少。

02
**股价翻番与企业价值运作**

对处于估值底部的企业而言,除了有亮眼的业绩表现,价值运作即如何通过资本运作向市场讲述企业的未来发展故事,从而实现公司估值的提升,也是一门“必修课”。

新康界统计的9起并购重组案例涉及10家上市公司,无论是跨业务领域收购,还是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在宣布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快速实现目的后,除多瑞医药下跌4.5%,中国生物制药涨幅仅0.57%外,另外8家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都在短期内迎来了一波大涨。

新康界统计发现,10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都在最新动态披露后的第二天出现股价涨停板的情况,包括东北制药、浩欧博、千红制药、科源制药、四川双马

涨幅最高的是港股上市的嘉和生物,在披露交易方案后复牌首日股价一度大涨超过90%,当日收盘时涨幅回落至41.82%,但第二天开盘却又一路下跌,最大跌幅逾25%。

浩欧博、科源制药则在交易披露后喜提数个连续的涨停板,以致于股价迅速翻番。科源制药在宣布并购宏济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为24.34元/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