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专家告诉你5句大实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专家告诉你5句大实话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44578

体检发现肺结节怎么办?两位肺部专家总结出5句关键信息,帮助你更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有肺结节后,会感到恐慌,担心这可能是肺癌的前兆。但实际上,肺结节并不等同于疾病,它只是描述肺内部的一种情况。为了更专业地解答大家的疑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肺部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尹俊教授和可友健康呼吸内科郝希纯医生。他们总结出了5句关键信息,希望能帮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


1. 肺结节检出率上升,主要是因为检查技术进步和体检普及

数据显示,我国肺结节的检出率已经上升至22%~51%,具体数值因不同研究而异。一些医院在薄层CT检查中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使得胸部CT检查的患者中60%以上能发现肺结节,相当于超过一半的人中都有肺结节。更重要的是,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按时去体检,薄层CT的价格也更加亲民,不到300元,预约后一周内即可完成。更多的人去做检查,也就有更多的人发现了体内存在的肺结节。

2. 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恶性概率低于5%

超过95%以上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的结节,不需要手术干预。这些良性结节包括肺部陈旧的疤痕、小的良性肺结节,以及一些可能不是肺的结节,如淋巴或胸膜组织的增大等。即使检查报告单上提示有“恶性可能”,也不一定等于肺癌。例如,磨玻璃肺结节虽然恶性风险高,但也有良性的可能。结节风险的高低,除了大小,还有形态、质地,特别是结节的动态变化情况。总之,体检发现的结节,恶性率并不高。

3. 高危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年龄大于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人:吸烟每天一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长期被动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氢等接触者)者;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或者肺癌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高危人群检出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更高一些。

4. 随访对判断良恶性很重要

对于无法确定判断良恶性的结节,医生通常会建议随访。随访一段时间后的结节变化情况,是判断良恶性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的诊断,不是100%的疾病诊断。很多结节,特别是很小的结节,影像学的特征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需要在系统的随访中,观察这个肺结节的影像学变化,结合患者是否有高危因素,来做出最后的判断。

5. 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

肺癌早期以肺结节形式存在,无任何感觉,如果有人患有肺癌,很容易被忽略而错过治愈的机会。体检能打破这个局面,早发现,早治疗。高危人群建议至少每年做一次CT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安排。长期接触厨房油烟、二手烟、粉尘、燃气及其他有挥发性物质的人,也要注意定期筛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受益者。不可否认,体检发现的肺结节越来越多,一些地方的确存在过度诊疗的行为。因为很难凭影像报告100%精准诊断,因为学界对肺结节的认识还在不断加深,也因为肺结节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时候的诊断和治疗,不是冰冷的科学和简单的答案,而是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出的一个决定。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正确了解和认识肺结节,和医生更多沟通和对话,做出最好的决策。这个决策,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

希望把这篇内容转发给身边的人或朋友圈,让更多人消除焦虑,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肺结节。

本文原文来自丁香医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