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头有鬼!带你读懂中式魔幻现实主义!
这里头有鬼!带你读懂中式魔幻现实主义!
在中国文学中,"神神鬼鬼"的元素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奇幻想象,而是承载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从《楚辞》到《聊斋志异》,这些经典作品中的鬼怪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的生动体现。
中国的文学作品常常借助"神神鬼鬼"的外壳,来表达对现实的深刻理解。这种特点贯穿整个中国文学史,从汉乐府、李白、李贺的诗歌,到《搜神记》《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再到《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无一例外。
在《中国人的神神鬼鬼》这本书中,作者对中国古典神怪文学进行了全新而大胆的解读,带领读者读懂中式魔幻现实主义中深藏的心灵世界。通过分析《楚辞》《搜神记》《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经典作品,揭示了中国文学中"神神鬼鬼"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为什么中古的志怪小说老要说活人从鬼魂那里得到了什么实物呢?这是因为实物作为信物,可以证明鬼魂的存在。鬼魂没有实体,但其赠送的信物却有实体,这使得鬼魂的存在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性。为了进一步证明信物确实来自鬼魂,这些物品往往被设定为陪葬品。
《西游记》则是一部关于"心"的故事。它探讨了心如何化生、幻化大千世界,如何被束缚又如何解放,以及心与世俗肉身之间的牵绊。取经之路,实质上是一条人生之路、心灵之路。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品味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相互扶持又互生怨怼的八十一难。
"中式恐怖"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就是表面一套、内里一套,这一点非常中国,是中国人说话做事的风格。一个中国的鬼故事,往往表面上有一套完整的、勉强可以说得过去的逻辑。在真正的鬼出场之前,我们会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忍。直到鬼出来,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有鬼",这时候再回头去看,才发现你感觉到的一切不对劲,都是在闹鬼。所以,一个典型的中国鬼故事,必须得读两遍。
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心理,都可以从这个民族的"鬼故事"中窥见。从"鬼故事"中,可以看见一个民族最深的恐惧,最热切的渴望,以及最日常的生活方式、最典型的表达习惯。讲"鬼故事"的时候,是一个民族的心灵最不设防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