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王子猷雪夜访戴逵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王子猷雪夜访戴逵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睡醒后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酒,向四处望去,一片洁白光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起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就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睡醒后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酒,向四处望去,一片洁白光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起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就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注释
王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山阴:今浙江绍兴。
眠觉:睡醒。
命酌酒:命令仆人斟酒。
四望皎然:向四处望去,一片洁白光亮。
彷徨:徘徊。
左思:西晋文学家。
戴安道:戴逵,字安道,东晋著名画家、雕塑家。
剡(shàn):剡县,今浙江嵊州。
即便:立即。
经宿:经过一夜。
造门:到达门口。
创作背景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里,旧有的儒家传统思想受到质疑,儒家传统信仰价值受到否定,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追求、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鲁迅把它称为“文学的自觉的时代”。这一时代也产生了具有特定历史时代文化内涵的文化群体,即名士。魏晋名士抛弃了东汉文人所追求的道德功业,转而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他们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越。这种文化氛围为王子猷等人的行为提供了土壤,使得他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满足。
赏析
《王子猷雪夜访戴》是一篇记述日常生活小事的精致小品,通过写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兴尽而返的故事,体现了王子猷率真,任性张扬个性,追求事实的过程,而并非结果,是一个性情潇洒的人,也反映了当时士族知识分子任性放达的精神风貌。
王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王子猷在一个雪夜醒来,发现外面下着大雪,便命人斟酒,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他立即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达戴安道的家门前,却突然返回。当别人问他原因时,他回答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的,现在兴致已尽,自然就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这个故事展现了王子猷的率真和洒脱,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礼节,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满足。
简析
《王子猷雪夜访戴》是一篇记述日常生活小事的小品文,文中通过写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体现了王子猷潇洒率真的个性,也反映出东晋士族知识分子任性放达的精神风貌。全文语言简练隽永,人物刻画形神毕现,气韵生动,诗中呈现的“魏晋风度”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与魅力。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 - 444年),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