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螺旋CT筛查:拯救你的肺健康
低剂量螺旋CT筛查:拯救你的肺健康
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头号癌症杀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数据》,中国2022年最新肺癌发病例数为106.06万、死亡例数达73.3万,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均居各类癌症首位。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IASLC)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达82%,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7%。因此,肺结节的早期精准诊断对于识别肺癌高危人群、开展早诊早治、改善预后尤为关键。
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期筛查方法。与传统X线检查相比,LDCT具有检查速度快、操作方便、图像清晰等特点,能够更早、更准确地发现肺部结节。研究表明,采用LD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联影智能、上海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适合中国人群的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C-Lung-RADS,为肺结节的精准筛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影像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将肺结节自动分为低、中、高、极高危4个等级,并融合影像、临床等多维度信息,精准评估结节的良恶性风险。研究显示,C-Lung-RADS在敏感性等多项指标上优于国际标准,能够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识别高危肺结节,减少漏诊情况发生。
根据《中国肺癌低剂量CT筛查指南(2023年版)》,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50~80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吸烟史:吸烟≥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或被动吸烟≥20年,若现在已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5年。
- 有长期职业致癌物暴露史:如长期接触氡、砷、铍、铬及其化合物等肺癌致癌物。
- 一级、二级亲属患肺癌,同时吸烟≥15包年或者被动吸烟≥15年。
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LDCT筛查。对于40岁以上或长期接触二手烟的无症状健康人群,也应至少进行一次LDCT检查。需要注意的是,LDCT筛查虽然辐射剂量较低,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检查。此外,筛查结果需要专业医生解读,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出现,为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肺部结节,提高治疗成功率。如果你属于肺癌高危人群,不妨考虑进行一次LDCT筛查,保护自己免受疾病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