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研究揭秘:生物年龄决定你的寿命?
复旦大学研究揭秘:生物年龄决定你的寿命?
2024年12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在Nature Aging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年龄与大脑衰老的奥秘。研究团队通过构建“大脑衰老时钟”,发现人类大脑衰老过程中的显著波动峰值出现在57岁、70岁和78岁三个关键年龄节点。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大脑衰老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开辟了新的途径。
什么是生物年龄?
与我们熟知的生理年龄不同,生物年龄反映的是人体的生理和功能变化,它受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生物年龄就是我们身体的实际“磨损程度”。即使两个人的生理年龄相同,他们的生物年龄也可能相差很大。
生物年龄如何影响寿命?
郁金泰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生物年龄比传统的生理年龄更能准确预测个人的寿命。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大规模人群数据,发现大脑衰老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并识别出与大脑衰老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揭示大脑衰老的分子机制,还为开发针对年龄相关脑部疾病的个性化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参考。
八大慢性病与寿命的关系
研究还揭示了八大慢性病对寿命的影响。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病、肾病、癌症和痴呆症。研究发现,这些慢性病会加速生物年龄的增长,从而缩短寿命。值得注意的是,痴呆症与大脑衰老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在70岁左右的高峰时段,与脑结构和痴呆及卒中等脑疾病的关联最为显著。
如何延缓生物年龄的增长?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生理年龄,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生物年龄的增长。复旦大学高翔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不吸烟、优质膳食和参加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与成为百岁老人的可能性显著相关。具体来说:
- 不吸烟:吸烟会加速端粒的缩短,而端粒是细胞复制过程中保护DNA链末端的重要结构。端粒的过早缩短会导致细胞功能的衰退。
- 优质膳食: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同时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延缓衰老过程。
- 定期运动: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新陈代谢,对延缓生物年龄增长有重要作用。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加速生物年龄的增长。因此,学会管理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也是延缓衰老的关键。
未来展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的负担持续上升。郁金泰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为理解大脑衰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助于实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同时,研究结果也为制定改善群体脑健康的策略和推动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了重要参考。
生物年龄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思考“衰老”这一自然过程。通过关注生物年龄,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从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正如郁金泰教授所说:“大脑衰老是复杂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在特定年龄阶段会出现显著的‘断崖式衰老’现象,而特定蛋白质的急剧变化可能是脑功能快速退化的关键驱动因素。”这一发现为未来的抗衰老研究和临床实践指明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