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的情绪我做主”儿童情绪管理成长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4: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的情绪我做主”儿童情绪管理成长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儿童情绪管理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过程。高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社工在辖区内走访了解社区儿童的情况时发现,社区儿童在情绪管理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使用错误的、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因此,他们策划并实施了一个名为“我的情绪我做主”的儿童情绪管理成长小组,帮助孩子们学习情绪管理的技能。

小组背景

高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社工在辖区内走访了解社区儿童的情况时发现,社区儿童在情绪管理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使用错误的、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等。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情绪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这不仅关乎到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人际关系建立。然而,现代社会中,许多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学业压力、社交挑战等多种因素,面临着情绪管理的困扰。他们可能难以准确识别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在面对负面情绪时缺乏恰当的应对策略。

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儿童情绪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并致力于通过专业的服务和干预,帮助儿童掌握情绪管理的技能和方法。

小组目标

(一)帮助小组成员学会识别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二)让小组成员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促进儿童与他人更好的沟通。

(三)提升小组成员管理和控制情绪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理论基础

(一)ABC理论

ABC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它认为所有困扰人类的严重情绪问题实际上都直接源于非理性的思想。

在这一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人的信念系统,C代表事件的情绪反应。该理论指出,人们的情绪反应并非直接由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决定。因此,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情绪。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将运用这一理论,引导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并学会用理性的方式看待问题,从而改善情绪反应。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该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在儿童情绪管理小组中,可以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来引导儿童观察和学习如何有效的管理和表达情绪。

小组设计

(一)小组名称:“我的情绪我做主”儿童情绪管理成长型小组

(二)活动地点:高桥街道屯铺社区社工室

(三)社工姓名:刘心珂 张瑶 李萌 杨冰晨

(四)小组成员:屯铺社区儿童13人

(五)小组活动

节次
主题
目标
主要活动内容
第一节
你好,你好
消除组员之间的陌生感,初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达成小组共同约定。
1.社工组织参与者签到。
2.邀请小组成员制作姓名牌,并贴在自己的胸前。
3.心情分享会小组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并向大家分享一个最近令自己感觉开心的事情。
4.社工引导小组成员讨论并制定小组契约。
5.引导小组成员回顾本次小组活动的内容,社工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二节
认识情绪
提高小组成员对不同情绪的认知能力。
1.签到
2.带领小组成员对上次活动进行回顾,然后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
3.表情猜猜看社工展示表情卡片,让成员们猜测每个表情的含义,并询问他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绪。
4.情绪站队向小组成员展示描述情绪的词语,让成员们判断这个词语是属于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
5.总结回顾社工总结本次小组活动内容,并邀请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三节
表达情绪
帮助小组成员学习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以促进与他人的正向沟通与交流。
1.签到
2.带领小组成员对上次的小组活动进行回顾,并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
3.情绪画笔将小组成员分为3人一组,每组抽取一张带有情绪词语的卡片,然后根据这个词语合作完成一幅画来表达这个情绪,再让其他小组成员猜这组表达的是什么情绪。
4.哭哭也是好办法每位组员在便利贴上写一写“什么时候会哭/想哭”;然后把便利贴贴在白纸上,看看哪些情况下,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哭泣;带领小组成员讨论“哭有什么好处”。
5.总结回顾社工对本次小组活动进行总结,并邀请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四节
管理情绪
让小组成员学会培养积极的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对儿童的影响。
1.签到
2.社工带领小组成员对上次活动进行回顾,并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
3.快乐超人(1)在儿童中选出一位做“伤心超人”,负责“抓人”,其他儿童是“快乐超人”,要躲避“伤心超人”的抓捕;(2)被抓到的儿童要大声说出一条“变快乐”的方法,如果说不出来,则要变成“伤心超人”,加入抓人的队伍,说出应对方法的儿童可以继续做“快乐超人”;
(3)在限定的游戏时间里,人数多的一方获胜。
4.踩破烦恼每个小组成员拿到一个气球,在气球上画上/写上自己最近的烦恼,吹起气球以后,成员一起把气球踩破。
5.快乐歌社工带领组员一起演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6.总结回顾社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邀请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活动的感受。
第五节
情绪管理分享会
邀请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在小组中学到的有关情绪管理的内容,帮助组员更好的表达,并宣布小组结束。
1.签到
2.社工带领小组成员对上次活动进行回顾,并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
3.情绪管理分享会邀请成员们轮流分享自己在小组活动中学到的最有用的一课,或者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成功运用情绪管理技巧的经历。鼓励使用“我感到...然后我做...”的句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情绪和处理方式。
4.社工带领小组成员回顾整个小组活动,并告知小组即将结束,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后也要互相支持,可以将小组中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组过程

(一)小组初期

在小组初期,组员之间并不熟悉,小组氛围比较局促,为了打破尴尬的氛围,社会工作者邀请小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并分享自己最近感觉比较开心的事情,把快乐的情绪都传染给大家。

这一活动结束后,小组氛围明显缓和了不少。随后,社工与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小组契约,并约定要一起遵守小组契约,为之后小组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小组中期

在小组中期,小组成员之间已经互相认识,社工利用“表情猜猜看”“情绪站队”“情绪画笔”“快乐超人”等活动,让小组成员学习如何识别情绪,如何更好的表达情绪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

在活动期间,社工也不断根据小组成员的反应与感受来调整小组活动的内容,以保证小组活动能够适合小组成员,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三)小组后期

在小组后期,社工与小组成员共同回顾整个小组过程,有的小组成员表示自己会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且可以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有的小组成员表示自己学到了很多管理情绪的方法,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最后,社工对小组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宣告小组结束,与小组成员一起合影留念。

总结与反思

通过“我的情绪我做主”儿童情绪管理成长型小组的系列活动,我们成功的为高桥街道屯铺社区的13名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情绪管理的平台。

从小组初期的陌生与拘谨,到小组中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再到小组后期的总结与分享,整个过程见证了孩子们在情绪管理方面的显著成长。

尽管小组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活动设计的灵活性

虽然我们在小组进行过程中根据小组成员的反应与感受对活动内容进行了调整,但在活动设计之初就应该更加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更好的满足不同性格特征的儿童的需求。

(二)家庭参与的不足

情绪管理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过程。在未来的小组活动中,我们也可以考虑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管理和表达情绪,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后续跟踪与支持

小组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服务的结束,为了巩固活动效果,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后续跟踪机制,定期与小组成员保持联系,了解其日常生活状况,并在有需要时向其提供帮助。

总之,“我的情绪我做主”儿童情绪管理成长型小组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活动方案和服务模式,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