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345热线: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北京12345热线: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北京12345热线自2008年成立以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技术应用,已成为市民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市民可以便捷地反映问题和建议,政府则能迅速响应并解决。这种高效的互动方式不仅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也增强了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每月一题”:精准解决民生难题
2021年,北京12345热线创新推出“每月一题”工作机制,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高频共性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这一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每月集中力量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例如,在2023年的“每月一题”工作中,北京市聚焦18个具体问题,完成了454项任务,出台了123项政策。第三方问卷调查显示,治理成效获得群众广泛认可,公众满意度达到92.54%。2024年,热线继续围绕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小区周边公共停车资源有偿错时共享等13个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智能化升级:提升服务效率
面对海量的市民诉求,北京12345热线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热线中心开发了智能坐席助手系统,通过智能知识跟随、智能转写、智能填单等功能,辅助话务员快速准确地处理来电。目前,该系统已覆盖1710名话务员,工单录入速度由7.2分钟/件提升到4.8分钟/件,效率提升33%。
此外,热线中心还试点推出了智能回访机器人,根据预设任务对市民进行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回访。通过大数据分析,热线中心建立了包含1.47亿件群众诉求记录、300余万条企业法人数据和7000多个社区(村)点位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为城市治理提供精准参考。
显著成效:解决率满意率双提升
通过不断创新和智能化升级,北京12345热线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据统计,2023年热线共受理市民反映2143.8万件,响应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解决率达到94.3%,满意率达到95.2%。2024年,热线受理总量预计将达到2400万件,相当于每位北京市民都拨打过一次热线寻求帮助。截至11月底,诉求的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过97%。
未来展望:持续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北京12345热线将继续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未来,热线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统筹调度,推动改革创新;二是强化条块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三是推动多元参与,实现共建共治。通过持续优化服务,热线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北京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