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表里的秘密:揭秘食品安全隐患
配料表里的秘密:揭秘食品安全隐患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罐车混装食用油到硫磺枸杞,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新闻不断拉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会查看食品配料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能让我们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什么是配料表?
食品配料表是食品包装上一个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的信息。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配料表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为引导词,并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列出各种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这一规定确保了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食品的主要成分。
配料表中的玄机
配料表的排列顺序暗藏玄机。通常,排在前面的成分含量较高,而后面的成分则相对较少。例如,在选购酸奶时,如果“生牛乳”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说明这款酸奶的主要成分是牛奶,品质相对更有保障。
然而,配料表中也可能隐藏着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通过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来改善食品的外观、口感或延长保质期。虽然食品添加剂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过量使用或违规使用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网购食品的配料表陷阱
随着网购的普及,网购食品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选择。然而,网购食品的配料表问题却屡见不鲜。有消费者反映,一些网红食品、畅销食品的配料表“遮遮掩掩”,在商品详情页面难以发现,即使询问客服也得不到明确答复。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为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留下隐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在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中,食品类纠纷占比达45.65%,其中30.78%的争议涉及食品安全问题,21.65%的纠纷是因为商品缺少必要的标签标注。
如何通过配料表选择安全食品
学会查看配料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步。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检查步骤:
关注主要成分:检查配料表中排在前几位的成分,这些通常是含量最多的。例如,在选购面包时,如果“小麦粉”排在第一位,说明这款面包的主要成分是面粉。
识别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通常以“增稠剂”、“防腐剂”、“着色剂”等形式出现。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通用名称。如果发现配料表中添加剂种类过多,建议谨慎选择。
留意过敏原信息:如果你或家人对某些食物过敏,一定要仔细检查配料表中的过敏原信息。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生、牛奶、鸡蛋、坚果等。
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即使配料表看起来很安全,也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期食品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结语
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学会查看食品配料表,不仅能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能让我们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在选购食品时,多花一点时间仔细检查配料表,就是为自己的健康多加一层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好食品安全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