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有讲究:沙坦类和普利类联用风险大,遵医嘱是关键
高血压用药有讲究:沙坦类和普利类联用风险大,遵医嘱是关键
近日,一位长期服用缬沙坦(平欣)的高血压患者彭先生,因自行加服依那普利导致严重的高钾血症,差点引发致命的心脏问题。这一案例再次敲响了高血压用药安全的警钟。
缬沙坦和依那普利:作用机制与分类
缬沙坦和依那普利都是常用的降压药,但它们属于不同的药物类别,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
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也称为“沙坦类”药物。它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此外,缬沙坦还具有保护心脏和肾脏的作用。
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也称为“普利类”药物。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达到降压效果。依那普利同样具有心脏和肾脏保护作用。
联用风险:高钾血症的威胁
虽然缬沙坦和依那普利都具有降压和器官保护作用,但它们联用时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过高,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mmol/L。当血钾超过5.5mmol/L时,就可诊断为高钾血症。轻度高钾血症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当血钾超过7.0mmol/L时,可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为什么这两种药物联用会导致高钾血症呢?原因在于它们都具有保钾作用:
- 缬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减少醛固酮的分泌,从而减少钾离子的排泄。
- 依那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同样减少醛固酮的生成,导致钾离子潴留。
当两者联用时,保钾作用叠加,容易引起血钾水平升高,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
高血压用药安全注意事项
遵医嘱服药: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彭先生的案例就是擅自更改用药方案导致的严重后果。
定期监测: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相关生化指标(如血钾、肾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降压药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沙坦类和普利类药物不宜联用,以免增加副作用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警惕症状: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等,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高血压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患者应充分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不要轻易改变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定期复查,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共同维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