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蛋鹅与肉鹅的效益对比:从利润空间到成本投入的全面分析
养殖蛋鹅与肉鹅的效益对比:从利润空间到成本投入的全面分析
近年来,养鹅行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多数人倾向于养殖“肉鹅”,而专门从事“蛋鹅”养殖的人相对较少。那么,养殖蛋鹅的利润究竟如何?一只鹅一年又能产出多少鹅蛋呢?
事实上,鹅与鸡鸭有所不同,并无专门的“蛋鹅”品种。在此,我们所说的蛋鹅与肉鹅,主要是基于养殖目的的不同来区分。具体而言,蛋鹅旨在通过出售鹅蛋来获取利润,而肉鹅则主要出售鹅本身以获得收益。不同的养殖目的和模式,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利润空间。
鹅的产蛋周期与品种和年龄密切相关。通常,鹅在6个月左右开始产蛋,但具体开产日龄会因鹅品种而异。例如,小型鹅一般在170日龄开始下蛋,中型鹅则为190日龄,而大型品种如狮头鹅和大三花鹅则需等到210日龄。值得注意的是,鹅在第一年的产蛋量并未达到峰值,预计在接下来的四五个月内仅能产出20至30枚蛋。然而,自第二年开始,鹅的产蛋量将显著增加。
鹅产蛋的高峰期集中在第二年和第三年,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产蛋量会逐渐下降。因此,对于养蛋鹅的农户来说,通常会在鹅达到4岁后进行淘汰更新。在鹅产蛋的高峰期内,它们会经历7到8个月的产蛋期,随后进入4到5个月的休蛋期。产蛋期的鹅每隔3到4天便会产下一枚蛋,每月可产7到10枚,平均下来,一只鹅在一年内能产出50至70枚蛋。
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一枚鹅蛋大约能卖到8元左右,这意味着一只鹅在一年内能产生400至560元的产值。若以四年养殖周期来计算,假设每年平均产蛋50枚,那么一只鹅在四年内可产200枚蛋,总产值将达到1600元左右。
然而,养殖鹅也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鹅作为杂食动物,食量相当可观。在产蛋期间,它们主要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青饲料,且喂养方式会逐渐从限制喂养转变为自由采食,这无疑增加了饲养成本。平均来看,一只产蛋鹅一年的饲养费用就高达百元以上。此外,还需要考虑那些不产蛋或产蛋量较少的公鹅和母鹅,它们的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只鹅的养殖成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合理的公母鹅比例搭配能够提升鹅蛋的受精率。若能将普通鹅蛋转化为受精鹅蛋进行销售,其价格将显著提升。例如,狮头鹅蛋中,刚出壳的狮头鹅苗价格高达三十至四十元,而受精的狮头鹅蛋也能卖到二十几元。
然而,养殖蛋鹅与肉鹅在利润方面有所不同。通常来说,蛋鹅的利润更高,但养殖周期长且成本投入大,与肉鹅七八十天的短周期养殖相比,其养殖难度和风险也相对较高。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许多人更倾向于选择养殖肉鹅而非蛋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