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国时期的南京:从秣陵到建业的华丽转身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2: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国时期的南京:从秣陵到建业的华丽转身

公元212年,东吴政权的统治者孙权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决定:将都城从京口迁至秣陵,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南京作为都城历史的开始,也为后来南京成为六朝古都奠定了基础。

牟足秣陵:天时地利人和

孙权选择秣陵作为都城,绝非偶然。秣陵位于长江下游,北依长江,南滨秦淮河,东临青溪,西望石头城。万里长江奔腾于城的西北,江面宽广、水深浪急,自古以来号称“天堑”,难以逾越。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秣陵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使其成为历代统治者青睐的都城选址。

相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东吴,途经秣陵,居住在今中华路上的军师巷。诸葛亮赞叹此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这种“龙盘虎踞”的地理形势,指的是南京城内,钟山在东,绵延数里如卧龙欲起;石头山在西,似虎视眈眈蹲守江关。现代学者朱偰在《金陵古今图考》中曾总结当地形势道:

“其地当长江下游,北控中原,南制闽粤,西扼巴蜀,东临吴越,居长江流域之沃野,控沿海七省之腰膂,所谓‘龙蟠虎踞’‘负山带江’是也。”

建功立业:从秣陵到建业

212年,孙权改“秣陵”为“建业”, 意为建功立业。这一改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变更,更体现了孙权的雄心壮志。他希望在这里建立一番帝王大业,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建业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孙权迁都之前,这里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军事设施。他在金陵邑故址(今清凉山一带)筑石头城,加固防御。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将他在建安十六年(211)所建的将军府邸修建成东吴建业皇宫——太初宫,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都城崛起:规划与建设

建业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大约在赤乌年间,孙权开始对建业进行大规模建设。新都按宫城、都城两重规划。宫城在都城中间偏北,主体为赤乌十年(247)正式改建的太初宫,周长三百丈,还有南宫(太子所居)、苑城(皇家苑城及宫廷禁卫营地)、西苑(太子御花园)等。孙皓时期,增筑昭明宫。城东有赤乌四年所凿东渠即青溪,既有运输功能,也有护城作用。而城北的潮沟则与青溪、运渎相通。

大航门外的秦淮河两岸为密布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其中秦淮河下游夹淮立栅,南岸称横塘,北岸称栅塘,横塘往南至查浦因水运便利,皆为最繁华的商业区;长干里是主要的居民区;在今朝天宫的冶城则为大型冶铸作坊区。

城外还分布着石头城、越城、金城等诸多城堡,石头城附近设有两座沿江烽火台,担负着拱卫都城的作用。整个建业新城对宫城区、苑囿区、官署区、市场区、居民区都做了一定的功能划分,总体规划井然有序,初具首都规模。

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城南偏西辟有白门,东晋改称宣阳门。白门至大航门(东晋起称朱雀门)间有长约五里的苑路即御街,是当时建业都城的中轴线。路中央为皇帝专用的驰道,两侧有御沟,驰道两旁为普通百姓通行的大道。大道两旁分布着众多的官署和营房。

历史影响:奠定六朝古都地位

秣陵改名建业,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是南京历史地位的飞跃。这一转变奠定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基础,为后来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王朝相继在此建都开创了先河。

建业作为都城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展现了东吴政权的实力,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精心设计的城市布局,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建业的繁荣也为南京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

从“秣陵”到“建业”,这一转变见证了南京从一个地方性城邑逐步发展成为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的历程。它不仅是孙权个人雄心的体现,更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变迁和王朝更迭的重要见证。这一转变不仅影响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进程,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