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形容“姿貌短小”的曹操,究竟有多高?“七尺男儿”的历史真相
被形容“姿貌短小”的曹操,究竟有多高?“七尺男儿”的历史真相
曹操的身高究竟有多高?这个问题的答案,竟然隐藏在安阳西高穴大墓的一具男性股骨中。
“姿貌短小”的曹操:156cm的身高之谜
2009年,考古学家在安阳西高穴大墓中发现了一具男性股骨,经鉴定这很可能是曹操的遗骨。根据这根股骨推算,曹操的身高可能只有156cm。这一发现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曹操一直以“神明英发”的形象示人,但东晋史学家孙盛在《魏氏春秋》中却形容他“姿貌短小”。那么,什么样的身高才会被古人定义为“短小”呢?
七尺: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
在古代,七尺是男子的平均身高。例如,三国时期的朱然“不盈七尺”,冯勤的祖父冯偃“长不满七尺”,都属于偏矮的身材。而超过八尺的则被认为是高个子,如韩信、陈平、诸葛亮等历史名人都达到了这个标准。
古代尺度的演变:从秦到三国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各个朝代的尺度标准并不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推行了度量衡的标准化,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差异。根据考古发现,汉代的尺度在23.1cm到24cm之间波动。例如,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铁尺长23.2cm,连云港西汉“凌惠平”木尺则为22.5cm。
“七尺男儿”的真相:成年的象征
在古代,“七尺男儿”并非指身高达到七尺的男子,而是指成年男子。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荀子》和《吕氏春秋》。在冷兵器时代,七尺以上的军士已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优势,因此“七尺男儿”逐渐成为成年男子的象征。
文学作品中的身高设定: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
有趣的是,这一标准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延续。《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身高设定基本符合历史实际,如吕布身高一丈(约231cm),关羽身高九尺(约207.9cm)。而《水浒传》中好汉们的身高设定则显得有些夸张,如关胜八尺五六(约265.5cm),武松身长八尺(约248cm),这些设定显然不符合宋代的实际身高水平。
考古数据揭示:古人的真实身高
考古出土的古尸骸数据显示,无论是新石器时代还是明清时期,古代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普遍不足170cm,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则不足160cm。这一发现进一步印证了“七尺男儿”作为成年象征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