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南创新防治互花米草:“海岸杀手”终被制服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5: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南创新防治互花米草:“海岸杀手”终被制服

互花米草,这种曾被誉为“海岸卫士”的外来植物,如今却成了海南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头号杀手”。近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传来好消息:通过创新采用“刈割+翻耕+遮荫”综合防治方法,成功清除27.4亩互花米草,为保护海南的“海岸绿肺”注入了新的希望。

01

“海岸杀手”的入侵之路

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东海岸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盐、耐淹、繁殖力强等特点。1979年,我国科学家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初衷是利用其强大的固滩护堤能力。然而,这种看似完美的“海岸卫士”,却在短短几十年间演变成“生态杀手”。

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院长钟才荣介绍,互花米草的根系极其发达,能够深扎1米以下的土层,形成稠密的群落。这种“社恐”植物不喜欢与其他植物“交朋友”,一旦扎根就会迅速挤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互花米草还能改变水体流动和沉积物分布,影响水质,甚至引发赤潮。

02

创新防治:刈割、翻耕加遮荫

面对这一生态难题,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刈割+翻耕+遮荫”。

“我们发现,仅仅刈割或翻耕无法彻底清除互花米草,因为其根系非常发达,很容易再次生长。”钟才荣院长解释道,“因此,我们采用了刈割和翻耕相结合的方法,先刈割地上部分,再深翻土壤,破坏其根系。最后,用黑色膜布覆盖,通过遮荫的方式抑制其光合作用,确保彻底清除。”

03

防治成效:从27.4亩到全国100万亩

海南的防治行动只是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累计除治互花米草面积达100万亩,扩散蔓延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广东省更是提前完成任务,治理面积达1.91万亩,清除率超过90%。

04

创新机制:从“3+3”到生态修复新模式

在防治工作中,各地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例如,福建省漳州市探索建立了“3+3”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形成“纵向机构人员贯通,横向年度目标持续”的工作格局。同时,还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新模式,如“除治+新能源建设”和“除治+碳汇开发”,不仅有效遏制了互花米草的扩散,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05

未来展望:持续巩固治理成果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互花米草的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专家指出,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防治工作需要持续进行,防止复发和二次入侵。下一步,海南将重点加强适生区域的全域监测,完善管护机制,同时积极探索互花米草的合理利用途径,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互花米草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钟才荣院长表示,“我们有信心,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守护好海南的滨海湿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绿的海岸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