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飘响40年,奚秀兰《中国民歌集》
民歌飘响40年,奚秀兰《中国民歌集》
2024年广西的三月三节日异常火爆,不仅因为可以连续休假四天,更因为一首名为《蒙优勒》的壮语歌曲走红网络。这首十年前创作的歌曲,以其洗脑的旋律和土味情话般的歌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和民间音乐?
民歌的搜集与研究:从王国维到巴托克
早在1904年,王国维就发表《古今乐论》,呼吁重视民歌的搜集和研究。无独有偶,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也在这一年开始收集和记录匈牙利的民歌。巴托克与同乡作曲家科达伊合作,使用当时先进的录音设备记录民歌,并发展了一套独特的记谱系统,能够准确地记录民间音乐中的微妙变化和即兴成分。
中国民歌的系统性搜集与整理
我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真正系统地进行民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了多次民歌采风活动,深入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记录了大量的民歌资料。许多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如《炉边歌唱毛主席》《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都是基于民族音乐改编而成的。这些作品成为了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民歌的流行化演唱:从邓丽君到奚秀兰
说到民歌的流行化演唱,很多人会首先想到邓丽君。她演唱的《探情郎》《小媳妇回娘家》《四季歌》等改编自民歌的作品广受欢迎。而被誉为“华人唱民歌第一人”的奚秀兰,则是这一领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奚秀兰在歌坛活跃超过三十年。她毕业于香港丽的电视演员训练班,曾获得全港业余歌唱比赛冠军,并成为香港历史上最长寿电视综合娱乐节目“欢乐今宵”的台柱之一。她的唱腔大气不失柔情,声音具有很强的辨识度,能够轻松驾驭各种风格的民歌。
1984年,奚秀兰首次亮相央视春晚,以演唱民歌而红遍大陆。她的经典作品如《小放牛》《上山岗》《山前山后百花开》等,展现了民歌的独特韵味。如今,风行公司再版的奚秀兰传奇专辑《中国民歌集》值得推荐收藏。这张专辑收录了十四首经典民歌作品,制作精致,音质出色,展现了民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