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储存骨肽片:温度不超20℃,注意密封避光
正确储存骨肽片:温度不超20℃,注意密封避光
骨肽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炎镇痛药,主要用于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骨折的治疗。为了保证药效,正确的储存方法至关重要。如果储存不当,不仅会影响药品的疗效,还可能产生毒性。因此,了解和掌握骨肽片的正确储存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储存条件的科学依据
温度是对药品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一项因素,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促使药品变质失效。我国药典提出明确温度要求的条件包括冷处、阴凉处、常温三项。
阴凉处:阴凉处要求温度低于20℃,未特殊说明时,一般默认药物可以在常温下储存。
常温:我国对常温的规定是10℃至30℃,但有学者发现需要常温储存的很多药品还会有更加细化的温度要求规定,有些药品要求15℃至25℃,有些要求20℃至30℃。为方便记忆,使用常温储存的药物时温度最好不高于25℃。
冷藏:我国药典未规定冷藏的具体温度条件,但很多药品说明书中都会要求药品冷藏保存。根据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和各类药品说明书,冷藏一般指2℃至8℃。
除了温度,光线、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光线可能引起药物的变化,通常伴随着氧气、水分、温度等其他因素导致药物发生氧化、变色、分解等化学反应。湿度控制不当,会导致药品发生风化、潮解、腐烂等问题;光线也会加速药品分解。
家庭储存的具体建议
在家庭储存骨肽片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温度控制:骨肽片应储存在阴凉处,避免高温环境。一般来说,阴凉处指的是温度不超过20℃的地方。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室内温度超过30℃,需要特别注意药品的存放方式。
密封保存:为了防止药品受潮或接触空气中的水分,骨肽片应当密封保存,避免开封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药品开封后,如胰岛素,如果室温超过25℃,建议放在冰箱中冷藏,使用前需恢复至室温。
避光保存:光线可能会使药品分解,降低药效,因此骨肽片应置于避光容器或纸袋中保存。所有药品都应避免阳光直晒,特别是明确标明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
防潮措施:许多药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药品可出现融化、发霉、发酵、粘连等潮解现象,这些药物就不能使用。因此,应尽量将它们放在密闭的小瓶内,并置于干燥处保存。特别容易潮解的药品有:阿司匹林、干酵母、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及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胶囊剂也极易受潮。
错误储存的后果
药品储存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药品变质或药效降低。例如,温度过高会变质或变形的药品应放在的低温环境中保存,一般室温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受热后易变质的药品一般在包装上都会注明贮藏温度,常用的有胰岛素、丙种球蛋白及各种生物制剂,受热后易变形的药品有各种肛门栓剂、阴道栓剂。
检查药品状态的小贴士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药品的状态,一旦发现药品有任何异常,如颜色变化、异味、潮湿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人士。此外,应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
总之,骨肽片的储存和运输需要严格按照上述条件执行,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在使用骨肽片前,建议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