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乐观性格助你远离心理亚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1: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乐观性格助你远离心理亚健康

研究表明,拥有乐观性格的学生更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降低焦虑和抑郁的风险。这种积极的心态不仅能提升心理韧性,还能促进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从而远离心理亚健康。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乐观性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01

什么是乐观性格?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表现为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一种向上、向前的态度,相信未来会更好,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这种心态有助于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当遇到挫折时,乐观者更倾向于从失败中寻找教训,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率先对乐观情绪进行研究,其认为乐观是人在遭遇负性事件时呈现出来的暂时的、偶然的、非人格化的一种解释风格,也是一种归因方式,可后天习得。塞利格曼提出了“习得性乐观”(Learned Optimism)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界广为流传。结合归因理论和塞利格曼的乐观定义,本文认为习得性乐观是人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积极面对消极事件的思维和解释风格,主动看到积极的一面,正确思考问题并能控制所遇到的事件。

02

乐观性格如何助你远离心理亚健康?

乐观对于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乐观的人往往表现出更好的心理韧性,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当面对逆境时,乐观的人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如问题解决和寻求社会支持,而不是逃避或否认。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压力,减少心理困扰。

乐观的人通常拥有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他们更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这也有助于在遇到困难时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进一步促进身心健康。此外,乐观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满意度。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乐观者和悲观者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乐观者更倾向于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从中发现美好和乐趣,而悲观者则可能更多地关注事情的消极面,陷入消极情绪的泥潭。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情绪状态,还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03

如何培养乐观性格?

培养乐观性格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积累。以下是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1. 学会正面思考: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试着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寻找其中的积极面。比如,当工作不顺利时,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自责和抱怨。

  2. 培养感恩之心:每天记录感恩日记,写下当天发生的让你感恩的事情。这有助于你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幸运。

  3. 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瑜伽、游泳等,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保持充足的睡眠,确保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恢复体力和精神。合理饮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4. 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多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学习他们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心态。他们的正能量会激励你向前看,让你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5. 构建积极语言框架:神经语言程序学家Dilts认为话语是个体对具体体验与事件的解释和回应方式。具有乐观正面思维的人一般持有第一种语言模式,在看待负性事件时,认为失败只是一种反馈与结果,是客观正常的,他们会带着积极愉悦的情绪,运用正面表达描述事物结果,有效唤醒内在乐观机制,引导结果正向发展,促进自身成长。

  6. 选择性注意正面信息:人们接受信息时存在选择性注意和理解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一个人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出现的信息时,选择其中部分信息进行加工筛选,有意识忽略其他信息的认知过程。从正面思维注意的内容角度来看,习得性乐观生成的心理机制即选择性注意正面信息。选择性注意的一个方面是在过滤负面信息的同时能够专注于正面信息。研究表明,能够选择性地关注积极信息的人更有可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并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

  7. 形成乐观性解释风格:塞利格曼的解释风格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事物的解释方式表明了他是乐观还是悲观,由此产生了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一种在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养成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有三个维度:第一,时间维度——暂时性与永久性。具有乐观心态的人在面对厄运解释原因时认为这只是暂时的,遇到成功的事情归因却是永久的,因为量变引起质变,万事福祸相依,而悲观心态负面思维的人则与之相反。第二,空间维度——普遍性与特定性。具有乐观心态的人在面对负性事件解释原因时认为这是“特殊的情况”,遇到自己成功的事情归因却是“普遍的结果”。某一时刻他们允许与接受意料之外的结果,同时相信自身努力终会获得成功的坚定信念,而悲观心态负面思维的人则与之相反[6]。第三,人格化维度——内在性与外在性。具有乐观心态的人在面对负性事件时会做外部归因,怪罪运气或环境,遇到好的事情就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种归因方式会影响他们坚持奋斗的信心与意志力。

  8. 学会放下和释放:过去的错误和遗憾、他人的批评和负面情绪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要学会放下和释放这些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运动、冥想、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

  9. 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这能够让你的思维更加丰富多元,有助于你更加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

04

结语

乐观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力量,它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培养乐观的心态,学会正面思考、感恩生活、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并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勇气和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快乐。让我们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清晨,相信未来会更好,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