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新动向
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新动向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风险防控方面。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升财务决策科学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方式,有效防控财务管理风险。同时,还将介绍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实践案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借鉴。
经典案例:内控缺陷引发的财务危机
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巴林银行等企业的破产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企业因风险管理不善及欺诈事件而引致严重亏损、倒闭,其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
以安然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01年末宣布第三季度亏损6.4亿美元,美国证监会调查发现,安然通过表外(投资合伙)形式隐瞒了5亿美元的债务,并虚报利润5.8亿美元。安然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采取不干预模式,没有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世通公司则通过将营运性开支反映为资本性开支等弄虚作假的方法,虚报利润110亿美元,最终申请破产保护。巴林银行因缺乏职责划分机制,新加坡分行总经理里森身兼交易员和结算员,最终导致银行破产。
最新政策:国资委加强财务监管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财务风险,国资委高度重视财务数字化建设。2023年12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财务工作会议,提出中央企业应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控体系的总目标,以司库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财务数智化转型。
上海市国资委也于2024年1月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度企业财务决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企业强化财务决算工作组织,提升财务决算信息质量,夯实财务决算闭环管理,加强财务决算成果应用,并严格信息安全要求。
创新实践:财务数字化转型
国有企业在财务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传统思维模式难以改变、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应用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
以财务数字化转型规划为引领
企业应从政策要求出发,分析行业趋势,对标领先实践,设计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需要得到公司领导层的认可,并在全公司层面进行广泛的培训宣贯。
以财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
通过建立财务标准化建设,实现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会计核算、财务审核、报表取数五个层面的标准化,全面提升财务数据质量及标准化水平。
以司库体系建设为突破口
依托财务公司、资金中心等资金管理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司库管理系统,实现资金管理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
以全面预算体系建设为抓手
通过纵向的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关键绩效指标为管理抓手,自上而下打通预算管理流程;同时,横向覆盖全价值链,以预算赋能业务。
以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为有效路径
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一方面能够提升财务基础工作效率,推动财务职能及财务人员转型,另一方面,将共享中心打造为财务大数据中心,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总结与展望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复杂。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防控财务管理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国企财务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