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人之初”到“幼而学”:三字经里的教育真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8: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人之初”到“幼而学”:三字经里的教育真谛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之一,以其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的特点,成为古代儿童学习的必读教材。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学、哲学知识,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本文精选《三字经》中的15句经典名言,逐句进行解释和感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精髓。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1-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边读边用心思考。只有早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感悟:朝斯夕斯,求学勤奋而有恒心,知识是无穷的,只有时刻保持求学的心态,才能真正学好。

-2-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感悟:人生下来后,并没有与生俱来的恶,可能对于小时候的好奇,随意踩死蚂蚁之类的事情,都并非是内心的恶在作怪,善恶观都是后天的影响。

-3-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给予,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感悟:一个孩子是什么样,不能只对孩子进行指责,追溯根源,还要看家庭的教育和课堂上老师的教育。

-4-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感悟:环境氛围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家长都希望孩子去好的学校,这不仅仅是老师教的好,还有身边一群优秀的、家庭教育环境氛围普遍较好的同龄人一起学习,这就有了竞争对象,促使自己好好学习,如果没有其他优秀的人,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懒惰懈怠,与优秀的人同行,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上升到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竞争对手,那么它一定会失去创新的动力。

-5-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勤奋上进的人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好好学习。
感悟: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才能会有好的成就,如果懈怠,那么自己的成绩和成果一定会下跌,且下来容易上去就难了,就像不保持保养的刀,上锈了就不锋利了。

-6-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礼仪,不能成才。
感悟:再聪明的人,不去学习,也不可能成才。

-7-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感悟:教育是一门学问,有人不识字,却很会教育,懂得如何控制脾气,如何引导孩子,有些人即使成就很高,但一点也不懂教育。

-8-
苟不教,性乃迁。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遭到破坏。
感悟:教育的不好,甚至放松完全不问,可能就会使孩子走上歧途,《神雕侠侣》里的杨过,从小就成了孤儿,如果没有郭靖的教导和为国为民的侠义行为感化杨过,或许杨过就真的走上了歧途。

-9-
教之道,贵以专。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遭到破坏。

-10-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值得去朗诵。

-11-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读书。
感悟:现代虽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绝对是最好的途径,读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明了事理。养成学习的兴趣,勤奋读书。

-12-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作为一个求学的人,一定是由浅入深地先打好基础,先要学好文字知识,然后才可以学习儒家经典四书。
感悟:学习要循序渐进,一口吃不成胖子。

-13-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经》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认真仔细地钻研。
感悟:《乐经》很多人认为,已亡于焚书坑儒中的秦火。

-14-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各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感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5-
幼而学,壮而行。
摘自《三字经·全文》
解释:年幼时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可施展才干。
感悟:人在小时候应该努力学习,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这才是为什么要上学的最好的解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