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父亲的酒瘾:一个家庭的重生之路
珊珊父亲的酒瘾:一个家庭的重生之路
珊珊的父亲是一位有着20年酒龄的酒鬼。每天下班后,他总是先去小卖部买一瓶白酒,然后独自在家喝得酩酊大醉。珊珊的母亲多次劝说无果,家庭氛围日益紧张。珊珊的父亲经常因为喝酒误事,工作也因为频繁的宿醉而频频出错,最终被公司辞退。珊珊看着日渐憔悴的母亲和醉生梦死的父亲,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奈。
珊珊父亲的故事并非个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饮酒相关疾病,占全因死亡人数的5.3%。酒精依赖不仅严重威胁个人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酒精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精神疾病,其诊断标准包括11项具体症状:
- 比预期还大量或长时间摄取酒精
- 失去对酒精使用的控制
- 花很多时间在买酒、喝酒或由酒精产生的症状中恢复
- 对酒精有强烈渴求
- 无法完成工作、学校或履行角色功能
- 饮酒而导致或加剧社会或人际问题
- 导致身体伤害
- 明知有害仍持续饮酒
- 因喝酒而减少或放弃重要事物
- 对酒精产生耐受性
- 出现戒断症状
如果符合其中2-3项为轻度酒精使用障碍症,4-5项为中度,6项或以上则为重度。珊珊的父亲显然已经符合多项标准,属于重度酒精使用障碍症。
酒精依赖的危害不容忽视。长期饮酒会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疾病,包括肝硬化、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更严重的是,慢性酒精摄入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发认知障碍、神经精神障碍等。
面对家人的酒精依赖,珊珊和母亲应该如何帮助他戒酒呢?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治疗。例如,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采用生理与心理双管齐下的综合治疗模式,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戒断症状,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小组活动。
家庭支持与沟通:避免指责,用关心代替批评。选择合适时机进行对话,了解其饮酒背后的原因,并提供支持。
调整家庭环境:移除家中所有含酒精饮品,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鼓励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参与运动或其他兴趣活动。
长期关注与预防复发:戒酒后仍需警惕复发风险,保持定期跟进。家人应学习相关知识,给予情感支持和监督。
利用社会资源:加入匿名戒酒会(AA)等互助团体,获取更多支持和经验分享。
根据台湾戒酒暨酒瘾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凯的分享,今年全台已有460位患者进行侵入性治疗,成功率与年龄、性别无关,而与教育程度相关。这说明,获取专业资源和知识是成功戒酒的关键。
珊珊的父亲并非没有希望。通过专业治疗和家人的支持,许多酒瘾患者都成功戒酒,重获新生。方俊凯提到的一个个案,一位每天喝三罐750cc、58度金门高粱的患者,最终通过“BRENDA”全面评估、“五全照护”系统支持、“计划行为”控制和“mBMI”等方法成功戒酒。
珊珊和母亲需要明白,酒精依赖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不是简单的坏习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决心,珊珊的父亲完全有可能摆脱酒精的束缚,重返健康生活。珊珊一家的故事,正是无数家庭面对酒瘾挑战的缩影。只有全社会都重视起来,才能真正帮助这些陷入困境的家庭重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