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铁通勤新潮流:太原北京1.5小时搞定!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0: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铁通勤新潮流:太原北京1.5小时搞定!

2022年10月,作为山西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雄忻高铁正式开建。就在最近,雄忻高铁又迎来新进展。6月22日,五台山机场特大桥跨滹沱河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雄忻高铁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保证全线桥梁贯通打下坚实基础。

滹沱河是海河三大支流之一,是山西省重点湿地保护区,也是山西省内农作物用水和汛期排涝的重要河流。五台山机场特大桥跨滹沱河连续梁全长为222.73米,桥面宽12.6米。雄忻高铁,线路东起雄安站,经河北省雄安新区、保定市,进入忻州市。雄忻高铁山西段经五台山风景区、忻州市五台县、定襄县、忻府区,接入忻州西站,在我省境内约长122公里,并新建五台山站、五台县站、定襄北站三座高铁站。雄忻高铁山西段,建设工期约4.5年,预计2027年具备通车条件。它将是山西进京最重要铁路通道。目前,连接山西和北京的高速铁路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经石家庄至北京的石太客专;另一条是经大张高铁、京张高铁的进京通道。但石太等线路最高时速只有约250公里,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雄忻高铁,带有天然的速度优势,形成第三条进京高铁通道。通车后,山西人可通过雄忻高铁、京雄城际进京,从太原到北京乘坐高铁仅需1个半小时,比现在近3个小时车程缩短一半时间。

雄忻高铁全长342.67公里,连接雄安新区与忻州市,是雄安新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横向通道,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忻高铁山西段经五台山风景区、忻州市五台县、定襄县、忻府区,接入忻州西站,在山西境内约长122公里,是山西省服务雄安新区、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通道项目,对山西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从太原去北京需要差不多三个小时,但等雄忻高铁建起来,那就快得多了,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北京了。”中铁三局雄忻高铁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刘福营是山东人,常年跟着项目各地“扎营”的他,无数次见证了便利交通给城市发展所带去的无限助力,“有时候碰上当地人,他们都十分关注通车时间。”

今年以来,雄忻高铁山西段连连传来捷报:7月21日,经过290天日夜奋战,雄忻高铁紫罗山3号隧道顺利贯通;8月23日,雄忻高铁五台山隧道最长斜井2号斜井顺利贯通;9月20日,常青隧道1号斜井挑顶施工完成;10月10日,雄忻高铁(山西段)清水河特大桥9号桥墩顺利封顶。

刘福营所在的中铁三局承建雄忻高铁山西段4标段,项目位于五台县、定襄县境内,正线长度32.155公里,基本涵盖了高铁线路建设中所能遇到的所有工程类型。“路基、桥梁、隧道……中国高铁建设已经积攒丰富的经验,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基本没有遇到难以攻克的难点。”刘福营表示,在施工难度不高的情况下,创新与智能化,成为他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寻求突破的新方向。雄忻项目五台制梁场,正是成果之一。机器人、智慧大屏、机械指挥官……当基建与智能化相遇,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将十分惊人。“从品质工程‘自动化、专业化、工厂化、智能化’着重入手,雄忻项目五台制梁场将实现钢筋骨架网片化加工、自动化装配,达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目标。”雄忻项目五台制梁场副经理张李胜列举着科技带来的基建新变化,“比如利用智能加工设备,可以将箱梁钢筋由传统的单件加工及绑扎转变为网片化生产装配式安装;应用箱梁腹板智能振捣机器人,可以具备手自一体模式操控;智慧梁场信息化平台有自动报警功能,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模板管理、钢筋骨架绑扎、预应力张拉等工序质量管理……”

以科技领跑,以民心助力。雄忻高铁建设工期已经近半,预计2027年3月底具备通车条件,我们也不妨期待着,与首都的90分钟之约。

“在这里你可以真正地体验移动办公”“这是你小时候期待的精英生活”……近日,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京沪高铁列车上,多数乘客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的场景。整个车厢“班味”十足,俨然一个“写字楼”车厢。

据了解,京沪高速铁路贯穿京津冀、长三角经济中心。这段高铁路线,因为发车频繁,满足商务出行需求,也被人昵称为“打工人专列”。“打工人专列”是京沪专属吗?11月5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11月2日下午,家住上海市闵行区的吴先生正收拾行李准备开启新一周的工作。他工作的地点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哈哈,每个周末都会往返京沪两地。”吴先生笑了笑,两年来,每周如此。吴先生所乘坐的高铁,正是往返京沪两地的标杆车次——G28次列车。这趟被人笑称为“打工人专列”的高铁,每日19时开出,23时18分抵达北京南站,被两地往返的打工人当成了通勤车。“这是到上海工作的北京打工人最爱的返程班次,不仅能赶上末班地铁,到家之后就可以直接睡觉,和第二天的工作无缝衔接。”他说。

京沪高铁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铁路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快,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带动了庞大的商务出行需求。“之前经常坐飞机,但是晚点或者延误的情况不可控。”吴先生告诉记者,飞机出行虽然乘坐时间短,但综合用时比高铁要长。而高铁准点率高、受天气影响小等优点也契合了商务出行的需求。

依托沿线区域庞大的出行需求,造就了如今京沪高铁“顶流”的地位。自2011年开通以来,京沪高铁就成为我国开行班列最多、客流密度最大、上座率最高的高铁线路。2023年,该线路发送旅客2.26亿人次,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也创下开通后的历史最高纪录。

记者了解到,京沪高铁最短4分钟发一班车,是国内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高铁。2023年,该线路发送旅客2.26亿人次,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也创下开通后的历史最高纪录。

其实,贯穿湖南南北的高铁大动脉京广高铁的繁忙程度也不逊色。曾经在上海工作的长沙人王女士告诉记者,回到湖南,自己也同样感受到高铁网络加密带来的便利。目前,王女士在衡阳某公司担任高管,由于家庭原因,选择了高铁通勤。“去衡阳上班不要太便利,我早上坐车基本上不到十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她说。记者通过12306APP查询发现,11月6日,7时至8时,长沙南开往衡阳东的高铁列车共有9趟,平均不到7分钟就有一趟列车从长沙南发出。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7月13日,国家高铁网四纵四横干线78.5%里程的线路达到或突破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京沪、京广等高铁密度位列全国前列,其中京沪高铁济南至泰安区间排车162.5对为全国最忙,长沙至株洲区间排车161对为全国第四,株洲至衡阳区间排车159对为全国第七。

“打工人”,在民航界被称为“商务人士”。航空出行中,京沪线是“商务航线”的代表。为了争取客座率,铁路和民航的客源争夺战已经打了很久。11月6日,往返北京和上海的直飞航班超过130个,最早不到7时出发,最晚到22时30分,坐飞机宛如坐公交,将中国两个大型城市紧密相连。而上海直飞北京经济舱低价机票,可以买到三四百元的机票,最低约为288元。“以前低价机票都是红眼时间,现在越来越多的低价航班时间并不晚,反而很合适。”大学生小蓝就是超高性价比机票出行客源之一。

记者注意到,南方航空往返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长兴快线”,也瞄准了商务出行旅客,每日航班数量达20余班。“每次去北京出差,首选就是南航的‘长兴快线’,会随机票赠送从大兴机场往地铁接驳的轻轨票,市内交通再省20元。”一年固定需要前往北京出差四次的向女士说。事实上,目前,大量机票的价格已经低于同出发、抵达目的地的高铁票价,而这也将成为影响旅客出行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高铁的发展,太原到北京的通勤时间大幅缩短至1.5小时,使得跨省通勤成为一种新潮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高效的通勤方式,既能享受北京的工作机会,又能兼顾太原的家庭生活。高铁不仅提升了通勤速度,还带来了更多的生活可能性,让人们能够在两个城市之间轻松切换。这种新型的通勤模式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享受到两地生活的便利和乐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