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PK心血管健康,谁赢了?
番茄红素PK心血管健康,谁赢了?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而番茄红素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其心血管保护作用是研究热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摄入15毫克以上的番茄红素,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那么,番茄和圣女果,谁在保护心血管方面更胜一筹?
番茄红素:心血管的守护者
番茄红素是一种植物中含有的天然色素,是目前为止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科学家们研究证明,人体内的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是侵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罪魁祸首。番茄红素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E,是维生素 E 的 100 倍,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人体免疫力下所降引起的各种疾病。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于人体血管内膜中的脂蛋白氧化,而番茄红素在降低脂蛋白氧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相关报道,口服番茄红素,能使血清胆固醇降至 5.20mmol/L 以下。番茄红素常用于防治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症,可有效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谁含的番茄红素更多?
研究表明,番茄红素的含量在不同番茄制品中差异显著。以100克为单位,番茄糊含30毫克、番茄酱含15毫克、番茄汁含9.7毫克,而新鲜番茄仅含3毫克。圣女果虽也含番茄红素,但含量受品种和种植条件影响,通常低于番茄制品。
心血管保护效果大比拼
2019年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每天摄入9.81毫克以上的番茄红素可使脑卒中风险、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26%、37%、14%;同年发表的另一篇研究表明,每天摄入番茄红素15毫克以上与每天摄入不足3毫克的人群相比,前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低17%。
如何补充足够的番茄红素?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15毫克番茄红素。考虑到新鲜番茄和圣女果的含量较低,推荐选择番茄酱等加工制品。热处理能将番茄红素的反式结构转变为更易吸收的顺式结构,且食物基质中的脂类可促进其释放。但需注意,应选择低盐低糖的番茄酱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居民实际摄入的番茄红素量远低于推荐标准。2008—2013年的“广州营养与健康研究(GNHS)”发现50~75岁居民膳食中番茄红素的摄入量平均仅为每天1.69毫克。另外一项针对山东济宁市134名居民的调查也发现,在春夏秋冬四季,番茄红素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75毫克、2.42毫克、0.54毫克、0.36毫克。
长期大剂量摄入番茄红素可能会导致番茄红素血症,表现为皮肤橙染。这和胡萝卜素吃多了以后会导致胡萝卜素血症,出现皮肤变“黄”是一个道理,都对健康没有危害,只要停止摄入,一段时间之后皮肤就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颜色。而且有研究表明我国成人番茄红素摄入量为0.36~2.42毫克/天,这距离推荐量15毫克/天还相差很远,所以真正需要关心的是要努力补够量,而不是补多了。
番茄红素是心血管健康的有力保护者,但要获得其最大益处,需确保每日摄入量达到15毫克。选择番茄酱等加工制品是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守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