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情志养生:《黄帝内经》教你调节情绪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1: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情志养生:《黄帝内经》教你调节情绪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是《黄帝内经》中关于情绪与健康关系的经典论述。中医认为,人的情绪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异常的情绪活动可能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疾病。因此,调节情绪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01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中医将情绪分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 怒伤肝:《黄帝内经》记载:“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过度愤怒可引起肝气上逆,甚至气血上冲头脑造成昏厥。例如《三国演义》中所写的“三气周瑜”,因过怒而气死。

  • 喜伤心:《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云:“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过喜会使人心神散荡,魂不守舍。如《儒林外史》中描写的“范进中举”,狂喜太过,心神涣散而致癫狂发作。

  • 思伤脾:《灵枢·本神篇》云:“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忧愁过度伤害脾脏,导致脾胃运化不良、四肢沉重、烦闷不思饮食等。比如现代医学中的消化不良症、肠胃官能症,常由过度思虑而引起。

  • 忧伤肺:悲为肺之志,过度悲伤忧愁会耗损肺气,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因终日悲伤愁闷而患肺痨,弱不禁风,苍白消瘦。肺主皮毛,所以情绪抑郁、忧思悲伤会造成荨麻疹、斑秃等皮肤病。

  • 恐伤肾:《灵枢·本神篇》云:“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软,精时自下。”恐惧的情绪可造成精气下泄,肾气不固,下肢酸软,甚至大小便失禁、遗精等。这就是“恐则气下”。

02

中医情志养生方法

传统方法

《黄帝内经》提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调养方法,强调保持虚静的状态,思想清静,情绪安定,不被外界俗务琐事所左右。具体方法包括:

  • 清静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情绪的安静平和,愉悦自得,才能祛病防身,延年益寿。

  • 接纳现实:现代人物质欲望较多,攀比心理较重,容易受到外物诱惑,欲求不满而使不良情绪郁积于心,多愁多恨,造成心身疾病。情志养生就是要克服这种不良心态,保持心境的充实满足、心情的安静平和。

  • 少欲心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在这里,“志闲”不是指懒散悠闲,“少欲”也不是指生活空虚、碌碌无为,而是指人要心态安闲,减少过多的压力和欲望,才能心境安定不忧惧。

现代方法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人面临更多压力和挑战,需要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方法来调节情绪:

  • 心理八段锦:这是一种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心理调节方法,包括深呼吸、闻香、倾诉、行动、正面训练、写作、抚摸和鼓掌等八个步骤。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人们克服暂时的郁闷心情,逐渐放下来,走出去,心胸开阔。

  • 运动疗法: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内啡肽等愉悦激素的分泌,使人感到轻松愉悦。同时,运动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对于不同人群,运动疗法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 饮食调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影响我们体内的神经递质水平。例如,色氨酸是一种能帮助合成血清素的氨基酸,它能够让我们感到放松和愉悦。选择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坚果等,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油、亚麻籽油等,可以帮助改善情绪波动。适当食用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等,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压力和疲劳。

03

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绪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 压力管理:现代人面临工作、生活等多重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运动、冥想、合理饮食等方式,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 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情绪健康。多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避免过度沉浸于负面情绪中。

  •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充足的睡眠是情绪稳定的重要保障。

04

结语

“心情愉悦是大补,情绪低落是大伤。”中医强调,情绪稳定是养生的关键。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重视情绪管理,通过各种方法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身心健康。记住,情绪稳定就是最好最直接的养生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