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86年前银川8级大地震引发多重灾害,今朝防灾能力大幅提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4: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86年前银川8级大地震引发多重灾害,今朝防灾能力大幅提升

1739年1月3日,银川、新渠(今姚伏)、平罗、宝丰县一带发生了一场8级大地震。这场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次生灾害,给当地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01

火灾:震后的第一大威胁

地震发生后,火灾迅速成为震后第一大威胁。由于当时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地震导致房屋倒塌后,火势迅速蔓延,许多地方瞬间陷入火海。据史料记载,火灾在地震后迅速席卷多个地区,许多房屋被烧毁,居民无家可归。

02

砂土液化:地基失稳的噩梦

更令人恐惧的是砂土液化现象。地震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使得原本坚实的土壤变得像液体一样,地基瞬间失去承载力。新渠县城南门因此陷下数尺,北城门仅剩半月形,县府的堂屋及仓库粮库等也都陷入地中,粮食被埋在冰河之中。这种地基失稳的现象,使得建筑物的毁坏程度远超地震直接破坏,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03

喷水冒沙:地面裂缝中的灾难

喷水冒沙是这场地震中最令人震撼的次生灾害之一。极震区内,地面出现多处裂缝,宽数尺或一丈多,涌出的热水甚至淹没了整个村堡。这种现象不仅破坏了地表结构,还导致水源污染,给幸存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04

200多年前的地震预报智慧

面对如此频繁且破坏力巨大的地震,古代人民也积累了丰富的防灾经验。据《银川小志》记载:“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若井水忽浑浊,炮声散(嘶)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至若秋多雨水,冬时未有不震者。”这些总结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异常以及震前地声前兆的经验,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为现代地震预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05

历史的启示:防灾减灾永远在路上

2025年1月2日,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再次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这次地震虽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仍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并开展灾情评估和应急响应工作。这一系列行动,正是对1739年地震教训的深刻反思和总结。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如2025年1月4日银川市召开的震情新闻发布会上所强调的,地震活动频次较高并非大地震的前兆,但防灾减灾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