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潘晓鸣教授:中医调理失眠的四大实用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潘晓鸣教授:中医调理失眠的四大实用方案

引用
39健康网
7
来源
1.
https://yyk.39.net/fz/k_shenjingneike/
2.
https://www.imagingcoe.org/tw/article/60/insomnia-treatment-guide-tcm
3.
http://222.178.203.72:19005/whst/63/=lxxjzeZlhkxcnbsnqzbnlzbm//hospital_305_50_0_0_0_0_1.html
4.
675bf86d000000000603fd37
5.
676024e0000000000900ee80
6.
https://www.imagingcoe.org/tw/star/6/insomnia-treatment-guide-tcm
7.
http://www.zhmda.org.cn/mechanism/92?contSort=6&contId=11354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一大难题。然而,在中医的世界里,失眠并非无解之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潘晓鸣教授,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为失眠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中医眼中的失眠:不只是睡不着

在中医看来,失眠不仅仅是睡不着觉那么简单。它被称为“目不瞑”或“不寐”,其根源在于人体阴阳失衡和脏腑功能失调。正如潘晓鸣教授所言:“失眠的本质是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导致脏腑功能不和谐。”

中医认为,心脏是精神活动的中枢,主管思维与睡眠。当心火过于旺盛时,心神便难以安定,从而导致失眠。此外,肝气郁结、脾胃功能失调等因素,也会引发失眠。这些看似复杂的概念,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饮食不当等,都可能成为失眠的诱因。

02

四大失眠类型,对症下药是关键

潘晓鸣教授指出,失眠并非单一症状,而是可以细分为不同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可以将失眠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心脾两虚证: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心悸、健忘、疲乏无力。其根本原因是气血不足,导致心神失养。潘晓鸣教授推荐使用酸枣仁汤或桂枝茯苓丸等方药,以补益心脾。

  2. 肝郁气滞证:这类患者往往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烦躁易怒,同时可能伴有胸闷、月经不调等症状。潘晓鸣教授建议使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丸,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3. 阴虚火旺证:这类患者夜间容易盗汗,心烦不寐,口干咽燥。潘晓鸣教授推荐使用滋阴降火汤或天王补心丹,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4. 痰热内扰证:这类患者常有胸闷、恶心、口苦等症状,多见于体型偏胖、饮食油腻的人群。潘晓鸣教授建议使用温胆汤加减,以清热化痰、和胃安神。

03

针灸:失眠治疗的“绿色疗法”

除了中药调理,针灸也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潘晓鸣教授强调,针灸疗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特别适合慢性失眠患者。

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穴位。比如,神门穴和三阴交穴是常用的安神助眠穴位。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针灸治疗提供了新的助力。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或电脑断层扫描(CT),针灸师可以更准确地标记穴位位置,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04

饮食调理:从餐桌到睡床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潘晓鸣教授特别强调,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改善失眠至关重要。

他建议失眠患者多吃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百合、莲子、小米等。例如,晚上喝一碗百合莲子粥,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帮助入睡。同时,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05

生活方式调整:从细节入手

除了药物和饮食调理,潘晓鸣教授还特别强调了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他建议失眠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应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潘晓鸣教授还提醒失眠患者注意睡眠环境的舒适度。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都不同,因此,失眠的治疗也需要因人而异。潘晓鸣教授建议失眠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同时,他也强调,改善失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如果你正被失眠困扰,不妨尝试一下中医调理的方法。也许,一个香甜的睡眠就在不远的将来等着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