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风中的火焰:以真实案例和人性剖析打动观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29: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风中的火焰:以真实案例和人性剖析打动观众

“要拍悬疑剧,就不能只拍悬疑剧。”这是导演张荣吉在谈及《风中的火焰》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部2024年首播的悬疑剧,以宁夏北部矿区小镇为背景,通过双时空叙事手法,交织1994年和2004年的案件,讲述跨越十年的真相揭开过程。然而,它之所以能从众多悬疑剧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社会背景的细腻呈现。

01

深入采风,挖掘真实故事

制片人刘雨星与宁夏有着不解之缘。早在2014年,他就作为总导演带队走进银川,拍摄了多部文旅微电影。这种缘分促使他在创作《风中的火焰》时,多次带领团队深入宁夏采风,与当地的老警察、法医进行深入交流,挖掘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真实案件和人物故事。

“我对宁夏非常熟悉,也有很深的情怀。”刘雨星表示,该剧开拍前,他多次带领团队深入宁夏采风、堪景。剧中人物、故事都多都有原型,就是根据宁夏当地优秀刑警、法医等角色,以及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的。这种对真实的追求,为剧集增添了厚重的生活质感,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02

基于真实案例的改编

《风中的火焰》并非凭空虚构,而是植根于真实土壤。剧中展现的案件和人物,都有其现实原型。这种基于真实案例的改编,不仅让剧情更加可信,也让观众在追剧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源于生活的震撼。

导演张荣吉在采访中提到,他的创作始终聚焦于平凡人的故事。他的导演旅程从大学时代为码头工人拍摄纪录片开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他在作品中探讨的不仅是人们如何面对命运的考验,更是生活中那些微小却深刻的选择与后果。即使是以悬疑为背景的《风中的火焰》,也并不仅仅是一部悬疑剧,而是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挣扎描绘出人性之光与影的较量。

03

西北矿区的独特环境

西北矿区的独特环境,为《风中的火焰》增添了粗犷与压抑的氛围。故事发生在一个因矿而兴又因矿而荒芜的小镇。剧中三个少年目睹谋杀案后陷入复杂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少年的渴望与压抑。张荣吉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探索了大陆西北的矿业生活,借助真实环境来增强剧情的厚度。

影片不仅是对悬疑事件的探讨,更是对角色内心深处的挖掘:在追求更广阔的生活与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如何面对内心的执念与道德的选择?“要拍悬疑剧,就不能只拍悬疑剧。”张荣吉的话提醒了我们,所有的罪行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动因。人性中的脆弱、欲望与遗憾通过每个角色的选择一一显现。观众不仅是在看悬疑,更是在看自己。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看到角色们拼尽全力想要逃离荒芜的现实,却最终被各自的执念与过去的错误之选束缚。无形的枷锁将他们的命运紧紧锁住,形成一种无法逃避的悲剧。

04

“宁普”方言的独特魅力

剧中的语言特色也值得一提。剧中主要人物使用的是一种独特的“宁普”方言,既不是纯粹的宁夏话,又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源于石炭井矿区的历史背景。当年这里的建设者来自全国各地,与当地居民交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混合口音。

为了达到多地口音的交融交汇,剧组专门邀请了在此地生活了多年的方言顾问,希望用这种不太纯正的“宁普”将石嘴山当地浓厚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气息表达出来,同时通过特定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音语调,体现出人的性格特点和文化传统,并且极大丰富人物在剧情中所想表达的情感,语言背后象征着地域人生的厚重情感。

05

一部剧带动一座城

《风中的火焰》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收视率上,更在于其对当地文旅的带动作用。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完整保留着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学校、医院、商店、火车站、俱乐部等建筑,已逐渐发展成为拍摄现实主义、军旅题材、未来科幻等影视剧的“富矿”。近年来先后吸引《万里归途》《山海情》等40余部影视作品取景拍摄,年接待游客达18万人次。

随着这部剧的热播,石嘴山的美食也受到了关注,游客们不仅希望在观剧后能亲自体验剧中的环境,更对当地的特色美食充满了期待。大武口凉皮、羊羔肉等地道菜品,是各种故事情节安排的完美补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游客们也能够更深切地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和人情。

《风中的火焰》不仅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刑侦剧,更是对宁夏,尤其是石嘴山的深情赞歌。它让我们看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同时也为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播架起了一座桥梁。随着这种影视与旅游的融合愈加紧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宁夏,走进石嘴山,去亲身感受那份来自《风中的火焰》的宁夏质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