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新开9624家酒店,可持续发展引领行业新趋势
一线城市新开9624家酒店,可持续发展引领行业新趋势
2025年元旦假期,一线城市的酒店业正迎来一波旅游和商务出行的小高峰。受经济"内循环"政策推动,国内旅游流量和商务出行流量预计将有所回升,这为酒店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优质的物业项目和合理的租金价格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使得这些地区的酒店业在新的一年里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
旅游与商务出行双轮驱动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达到42.37亿,同比增长15.3%;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35万亿元,增长17.9%。这些数据表明旅游业正在回暖,为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新开业酒店数量显著增长,中档和中高档酒店成为市场主力,显示出消费者对品质住宿的需求增加。
2024年较低的机票价格将为精打细算的商务旅客提供更多选择。虽然经济的不确定性给所有企业都带来了挑战,但随着旅行成本的下降,旅游业将迎来一个转折点。2023年10月,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lobal Business Travel Association)的一项调查发现,约70%的商务旅行买家预计在2024年增加或保持旅行预算。
一线城市酒店业现状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新开业酒店数量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地区的新开业酒店达到9624家,占全国新开业酒店比例的26%。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比例,显示出中高端酒店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强劲需求。事实上,这一趋势也与当前的城市化进程和人们消费升级的趋势密切相关。
其中,三至五星级连锁酒店新开业1499家,同比上涨40.9%。这一环比增长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蓬勃发展,也表明了消费者对品质住宿的更高追求。在这些城市中,酒店的连锁化比例达到了74.0%,可见品牌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北京酒店业发展
以北京为例,北京站、建国门区域距离天安门和王府井近,适合观看升旗和购物;国贸区域有高档酒店和优越的环境;西单区域是商业娱乐中心;西直门区域靠近北京北站;五道口、中关村区域临近清华北大。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地点。
北京的酒店无论在旅游还是商务方面都极其出色,而且储备还很惊人,有文华东方、华尔道夫、丽思卡尔顿、瑰丽酒店…所以北京是真正在豪车门店、高奢购物中心(除目前3家百亿商场以外,还有恒隆、skp、ifc、k11即将登场)、国际连锁商超等方面均无短板。
可持续发展成为新趋势
2023年,是世界气象组织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摄氏度。与之对应的,是这一年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高温、强降水、洪水和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等。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到2030年,这类事件将使全球工作时间减少2%以上,相当于损失8000万个全职工作岗位和2.4万亿美元。气候的变化使得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行动加速落地,即便各国在《巴黎协定》气候目标上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远未达到减排要求。全球碳项目(GCP)的最新数据表明,2023 年全球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368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2022年高出 1.1%。
作为世界旅游消费大国的中国,也早已将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上日程。践行ESG理念,从环境、社会、治理等多个维度进行可持续建设,是我国酒店行业在国际趋势、国家政策引导、消费理念转变、酒店自身经营等多方面的“顺势而为”。
展望未来
2025年元旦假期将成为一线城市酒店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旅游和商务出行双重驱动下,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动下,酒店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向好,旅游业的回暖以及商务活动的活跃,酒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37.4万家酒店处于开业状态,其中新开业酒店达到了3.7万家,更是接近2023年全年开业门店量的95%。这些数字无疑为正在复苏的酒店行业带来了希望,尤其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