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甄嬛传》欧美评分仅1星,文化差异成出海拦路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8: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甄嬛传》欧美评分仅1星,文化差异成出海拦路虎

“《甄嬛传》虽然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文化折扣和审美差异。”近日,著名导演郑晓龙在北京文化论坛上分享了《甄嬛传》的国际传播经验时如是说。

郑晓龙指出,文化折扣是国产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学者霍斯金斯和米卢斯提出,指的是文化产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价值损耗。具体来说,一部植根于特定文化的影视作品,在本国市场可能因为观众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而更具吸引力,但在其他文化环境中,由于观众难以认同其中的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其吸引力就会大大减退。

《甄嬛传》在海外传播中的表现,正是文化折扣现象的典型例证。尽管该剧在国内广受好评,但在欧美市场却遭遇了“水土不服”。据统计,《甄嬛传》在Netflix美国站的影评分数仅为2.5星(满分5星),在加拿大更是低至1星。这种评分差距,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背景和审美预期的差异。

语言文化的差异,是造成文化折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文化内涵的载体。《甄嬛传》在翻译过程中,许多富含文化意蕴的台词和表达方式都难以准确传达。例如,“冷宫”被直译为“Cold Palace”,失去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含义;“熹贵妃”被译为“Noble Consort Xi”,无法体现中国古代宫廷的尊卑等级;“惊鸿舞”被译为“Flying Wild Goose”,完全丧失了原词的美感和意境。

此外,审美差异也是影响国际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节奏和视觉风格有着不同的偏好。为了适应西方观众的观看习惯,《甄嬛传》在海外发行时被剪辑为6集的迷你剧,每集时长90分钟。这种改编虽然考虑到了海外观众的观影习惯,但也导致了部分情节的割裂,影响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使得一些观众难以理解剧中的人物设定和剧情逻辑。

然而,《甄嬛传》在海外传播中并非全无亮点。该剧在亚洲国家,尤其是日韩泰等地,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国家与中国在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上的相似性。据统计,中国电视剧在东南亚地区的发行占比高达86.3%,在日韩地区的发行占比分别为45.21%和39.73%。这种区域性成功,进一步印证了文化背景对影视作品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面对文化折扣和审美差异带来的挑战,郑晓龙强调,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深入了解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通过精心的改编和翻译,才能真正打动国际观众的心。他以《功勋》的创作经验为例,强调了深入生活、贴近现实的重要性。在创作《功勋》时,郑晓龙要求编剧团队深入采访每一位功勋人物,挖掘他们的真实生活细节。比如,袁隆平因常年在稻田工作而患上的严重皮肤病,这个细节的加入大大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郑晓龙还提到,影视作品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必须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才能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他以《开端》为例,这部带有科幻元素的悬疑剧在海外广受欢迎,不仅在MyDramaList上获得9分的高分,在Netflix等多家海外影视平台也取得了优异的播放成绩。这表明,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和类型融合,中国电视剧完全有可能突破文化折扣的限制,赢得更广泛的国际观众。

《甄嬛传》的国际传播经验,为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正如郑晓龙所说:“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文化特别是影视文化,承担了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展现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未来,中国影视作品要想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广泛的认可,就必须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努力寻找与世界文化的共鸣点,通过创新的叙事方式和精良的制作水平,跨越文化折扣的障碍,真正实现文化的全球传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