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牧村发布首部自传,回顾70年人生与50年艺术生涯
关牧村发布首部自传,回顾70年人生与50年艺术生涯
9月17日中秋之夜,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在北京地坛书市举办的第七届诗词中国·中秋诗会上,以一首轻盈欢快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点燃了全场热烈气氛。紧接着,她来到地坛书市主活动区,发布了她的首部个人自传《我和我的歌》。
“这本书本来是想献给我的父亲的,他没有等到,真是很遗憾。”关牧村在新书发布会上感慨道。《我和我的歌》是关牧村撰写的首部个人自传,也是她对自己70年人生历程的回顾和50多年艺术生涯的总结。
关牧村,这位满族女中音歌唱家,用她醇厚的嗓音和深情的演绎,感动了无数听众。从基层车间到国内外大舞台,她用坚韧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53年,关牧村出生于河南新乡的一个满族家庭。自幼喜爱歌唱的她,在1970年被分配到天津一个工厂当车工。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但她从未放弃音乐梦想,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练歌。工人师傅们也对她关爱有加,这段基层工作经历,让她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为她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973年,在天津市职工文艺汇演中,关牧村演唱了施光南谱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天津引起了轰动,因此成名。1978年,她进入天津歌舞团,开始接触到专业的训练,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同年,她演唱了由施光南作曲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之后被人们广为传唱,同时也和新疆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1年,她在武汉主演古装歌剧《宦娘》,并于同年应邀赴日本参加东京第十次世界音乐大会演出。1983年,她主演、主唱中国第一部音乐故事片《海上升明月》。之后还演唱由施光南作曲的《祝酒歌》,通过这些作品她被大家所熟悉。
1984年,关牧村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深造,师从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1989年,她获得首届中国金唱片奖,演唱的《金风吹来的时候》获全国农村歌曲演唱一等奖,电视剧《蹉跎岁月》主题歌《一支难忘的歌》获全国优秀影视歌曲奖。1990年,她参演大型古典电视艺术片《唐宋风韵》。1998年,她被国家民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005年获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首届《中华慈善奖》。
关牧村的歌声跨越了半个世纪,她的代表作《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多情的土地》《一支难忘的歌》等,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心声,还融合了民族音乐元素和美声唱法的独特魅力。她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用歌声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在《我和我的歌》中,关牧村不仅回顾了自己的艺术人生,还讲述了她的情感波折和幸福婚姻。她曾经历过一段因丈夫家暴而结束的婚姻,但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的第二任丈夫江泓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让她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如今,关牧村已年过七旬,但她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用歌声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她的新书《我和我的歌》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记录,也是中国音乐史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从中汲取力量,坚定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