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川九寨沟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的破坏力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川九寨沟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的破坏力解析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85210
2.
https://m.thepaper.cn/wifiKey_detail.jsp?contid=1756152&from=wifiKey
3.
https://shdzj.gov.cn/fwbs/004002/004002001/004002001004/20240808/a3de1e29-be00-411d-84d5-27072161bdb8.html
4.
https://www.ahdzj.gov.cn/special/template/?_id=59e95a9d7f8b9a3978b074c5
5.
https://www.dhlc.gov.cn/fzjz/Web/_F0_0_574SF1GMB055E5FEF2B6483AA1.htm
6.
https://www.opticsjournal.net/Articles/OJa726022de9fa66a4/FullText
7.
https://www.zgstly.net/CN/10.12342/zgstly.20230161
8.
http://www.gddzj.gov.cn/eportal/ui?pageId=595820&msgDataId=597f47dda9924f6a98a775591b55afda
9.
https://voice.cug.edu.cn/info/1006/24365.htm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这次地震造成31人遇难、543人不同程度受伤、17.65万人受灾,7.37万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80.43亿元。

01

震源深度与破坏力的关系

地震的破坏力与震源深度密切相关。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处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震源深度越浅,地震波传播到地面的能量越强,破坏力也就越大。九寨沟地震震源深度为20公里,属于较浅的地震,因此其破坏力较强。

地震发生时,震源会发射出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02

其他影响因素

虽然震源深度是影响地震破坏力的重要因素,但地震灾害的大小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场地条件、人口密度、建筑物抗震设防、地震发生时间、防御状况和公民意识等。

九寨沟地震中,人员伤亡相对较少,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地震发生时间:地震发生在晚上9点多,多数人尚未入睡,有时间做出反应。

  2. 震中地带人口密度:震中位于九寨沟景区附近,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且大部分游客已疏散。

  3. 抗震设防措施:汶川地震后,四川地区加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例如,九寨沟县漳扎镇甘海子村在512汶川地震后,按8度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搬迁和重建。地震后,村里的房屋只是轻度或中度受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03

地震防御与减灾

九寨沟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展示了科学指导在救灾中的重要性。四川省地震局第一时间公布了地震烈度图,为救援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地政府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疏散并转移6万1千多名游客,有效减少了余震或次生灾害可能带来的危险。

地震防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 建筑物抗震设防:通过科学设计和施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的建筑物经过抗震设防,在地震中表现良好。

  2. 应急预案制定: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救援工作。

  3. 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4. 公民意识提升: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04

地震预报的现状

地震预报是地震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但目前仍然是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报需要同时包括时间、地点和强度,而这些因素的预测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提出通过观测地应力的变化来预测地震,但这一方法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地震预报主要依靠地震监测和数据分析,但仍无法做到准确预测。

九寨沟地震再次提醒我们,地震灾害的防御和减灾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建筑物抗震设防、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地震预报研究仍需不断努力,以期在未来能够实现更准确的地震预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