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造纸术到数字出版,指南针到GPS:四大发明的现代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5: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造纸术到数字出版,指南针到GPS:四大发明的现代传承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不仅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如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伟大的发明是如何一步步融入现代社会,继续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呢?

01

造纸术:从“蔡侯纸”到现代工业

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纸被发明之前,各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记事材料。古埃及人使用纸莎草,古印度人使用贝树叶,古巴比伦人使用泥砖,而古罗马人则使用蜡板。在中国,殷周时期使用甲骨,西周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则选择竹简、木牍、缣帛等。然而,这些材料各有其局限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造纸技术。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使用树皮、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制造出优质纸张,被誉为“蔡侯纸”。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上改进工艺制造出的纸张,标志着实用纸张的诞生。蔡伦的造纸工艺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纸术成熟之后,不仅盛行于中国,也通过不同方向流传到世界各地。先是于2世纪东传,后来于3世纪西渐。8世纪中叶,纸张传入西亚,10世纪到达非洲。阿拉伯人曾垄断造纸术达500年之久。欧洲到12世纪才开始造纸。纸张于16世纪传入美洲,19世纪传入澳洲。它由中国流传到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历时长达1500多年。

02

指南针:从司南到现代导航

指南针的发明,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了可能。司南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韩非子有度篇。但“司南”一词含义、功能与造型,由于缺乏直接实际文物,依不同文献与考古论证,各方有著“指南说”、“北斗七星说”、“官职说”等主张与争议。

曾公亮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中有关于水浮指南鱼的记载:若遇天景曀霾,夜色螟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行,令识道路,或出指南车或指南鱼以辨所向。指南车法世不传。鱼法以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而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李约瑟指出,铁皮从高于居里点(600℃-700℃)的温度急速降温,就会被地磁场磁化成为磁铁。这种利用地磁场制作磁铁的方法,虽然磁性较弱,但具有不需天然磁铁的优点。上文中的“道路”、“指南鱼以辨所向”等字句,说明指南针在1044年已经用于陆路交通了。

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用天然磁石磨钢针的方法造磁针,以及人造磁针指南的记载,出现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余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其中记载:

  • 方家用磁石磨针锋,制造指南针。
  • 四种支撑磁针的方法:水浮(水磁针)、放在指甲上、放在碗边,用一根蚕丝悬挂磁针(旱磁针)。
  • 磁偏角现象。
  • 亦有人制造指北针

旱罗盘即现代指南针基本形式,为水平安装或悬挂的磁针,相对水浮罗盘,更便于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经阿拉伯人有效改进后传入欧洲,此后欧洲的指南针技术开始发展并回传阿拉伯,阿拉伯语中指南针(al-konbas)一词也似源于古意大利语。欧洲现存关于旱罗盘的记载为于1269年,法国学者Petrus Peregrinus著作Epistola de magnete描述了航海使用的旱罗盘。

03

火药:从古代黑火药到现代无烟

火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硝、硫、木炭三元体系的黑色火药在公元7世纪的隋唐时期真正形成。火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格局,还在民用领域如采矿和建筑中广泛应用。

无烟火药代表了传统黑火药的重大飞跃,传统黑火药是几个世纪以来枪支的主要推进剂。黑色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组成,点燃时会产生浓烟。在战斗中,这种烟雾常常会遮挡视线并影响准确性。

19 世纪末推出的无烟火药提供了革命性的改进。它显着减少了射击时产生的烟雾量,提供了更清晰的视线并提高了整体射击精度。这一进步标志着枪械技术新时代的开始。

无烟火药主要由硝化纤维素组成,在某些情况下还含有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素是经过硝酸处理的纤维素的衍生物,是使无烟火药比其前身更加高效的关键成分。无烟火药的现代变体还可能包含其他添加剂以优化性能。

无烟火药的两种主要类型是单基火药和双基火药。单基粉末仅含有硝化纤维素,而双基粉末则包含硝化纤维素和硝化甘油。双基粉末由于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通常用于高性能应用。

04

印刷术:从活字印刷到数字出版

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思想的解放。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使用胶泥制作活字,将字刻在胶泥片上,然后用火烧硬,成型后可重复使用。这种方法在当时比起传统的雕版印刷方式更为高效,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通过将活字排版到铁框内,再敷上一层松脂蜡后加热,最终形成印刷的媒介。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在他那一代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但随后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其技艺却对后来的印刷工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汉字印刷的历程中,活字防止了文字的损耗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促进了书籍的普及。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活字印刷技术不断的发展,印刷书籍的种类、数量及其质量都得到了质的提升,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印刷术已经发展到数字出版阶段。数字化出版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印刷行业不断创新,保持其活力。毕昇的印刷理念在现代被重新审视,活字印刷术所倡导的知识的平等分享,信息的广泛传播,依旧是我们今天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仅在当时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如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伟大的发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也提醒着我们,历史上的智慧是推动未来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