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种“哑巴病”!我国患者超1亿,九成早期不自知!3个方法速测
当心这种“哑巴病”!我国患者超1亿,九成早期不自知!3个方法速测
今天是“世界肾脏日”,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患者数量超过1亿。然而,近九成患者在早期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慢性肾脏病的症状、危害、检测方法及预防措施。
慢性肾脏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近九成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一旦进入终末期肾病,只能通过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将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损害。早期发现、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症状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您就需要多关注肾脏问题了:
- 夜尿增多,晚上起夜超过2次
- 下肢或者眼睑浮肿
- 尿液异常,比如泡沫尿(蛋白尿)
- 血尿或尿色加深
- 腰痛
- 明疲劳等
如何检测慢性肾脏病
如果有了危险因素,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简单方法来检测是否患有肾脏病:
- 尿常规试纸:看有没有蛋白尿,有没有血尿。但是有的肾脏病里面没有蛋白尿,也没有血尿,所以需要做血清肌酐,看是不是偏高,它是一个肾功能的标志物,如果没有蛋白尿血尿,肌酐偏高了,可能也有肾脏病。
- 血清肌酐检查:这是一个肾功能的标志物,如果肌酐偏高,可能有肾脏病。
- 肾脏影像学检查:比如做个肾脏B超,很快就出结果。
这三个检查结合起来能发现95%以上的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肾病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出现的症状很隐匿,往往只有到了肾功能很差、水肿严重的时候才会想到去肾科检查,此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遗传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结构异常导致的,基因诊断也被认为是遗传性疾病的终极诊断。数据显示,约80%的罕见肾脏病为遗传性肾病。尽管大部分遗传及罕见肾脏病现阶段仍然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但是在遗传性肾病领域,精准诊断和治疗还是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因为现在有一些遗传罕见性杂病,已经有了精准的特效药物。
如何保护肾脏健康
肾脏是人体的“地漏”,承担着过滤血液、排除废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保护肾脏健康,首先要从生活方式入手:
-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 戒烟限酒
-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肾毒性药物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此外,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则是早期发现肾脏病的重要手段。全社会都应重视肾脏健康,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大众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识别能力,倡导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需要强调的是,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三大“过亿”慢病相互关联,当患者罹患“糖、心、肾”中一类疾病时,应同时关注其他共病的存在。
在肾脏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表示,上海市医学会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对肾脏健康领域的投入,推动肾脏疾病防治工作。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长海医院郭志勇教授介绍,肾脏周期间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公众提供肾脏健康知识与服务。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候任主委丁小强指出,肾脏健康关乎生命质量,提升全民肾脏健康意识刻不容缓。健康咨询活动现场,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全体委员为群众解答各类肾脏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