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大佛:千年古刹与现代佛像的完美融合
灵山大佛:千年古刹与现代佛像的完美融合
灵山大佛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灵山路1号,这座高达88米的青铜释迦牟尼立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露天青铜佛像之一,由700多吨铜材打造而成,于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灵山大佛不仅是一座宏伟的雕塑,更是佛教文化和艺术的瑰宝,每年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参观和朝拜。
玄奘法师与灵山的渊源
灵山大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传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游历东南到此,来到小灵山,见“层峦丛翠”,景色非凡,大为赞赏,曰“无殊西竺国灵鹫之胜也”!于是就给此山起名小灵山。印度的灵鹫山,就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并嘱大弟子窥基在这里主持开法。
千年古刹祥符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史上香火旺盛,高僧辈出,素有“山连鹫岭,法继慈恩”之誉。据传说,唐代玄奘三藏法师曾游于此,因见寺后主峰与西天取经的灵鹫山颇为相似,遂赐名为“小灵山”,杭恽将军见玄奘法师如此喜欢这块“风水宝地”,就出资在山脚下修建了“小灵山刹”,并由玄奘的大徒弟窥基出任第一任主持。到了北宋祥符年间,寺庙改名为“祥符禅寺”。
灵山大佛的建造历史
灵山大佛的建造始于1994年,在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支持下,历时四年完成。整尊佛像由2000块铸造铜壁板拼接焊接而成,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佛像右手施无畏印寓意消除苦难,左手与愿印象征带来幸福,整体设计传递了佛陀慈悲为怀的精神。
1994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实地踏勘祥符禅寺旧址。1994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同意在祥符禅寺后小灵山上建造八十八米的灵山大佛;同年10月20日,灵山大佛奠基典礼在无锡太湖小灵山举行;同年12月24日,大佛铸造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1996年5月30日,灵山大佛第一块铜壁板安装,参加全国佛教教制工作会议的高僧大德为大佛安装举行洒净仪式。1997年1月18日,诸山长老在南京晨光厂浇铸现场举行灵山大佛佛首融金浇铸洒净仪式;同年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洒净庆典仪式;同年11月15日,海内外高僧大德共同为大佛开光。
灵山大佛的文化意义
灵山大佛根据佛教“五方五佛”信仰理论体系建造。大佛形象庄严美好,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定稿,严格按照佛经记载佛祖“三十二相”的体态设计制造,慈颜细目,广视众生,似笑非笑,未语先闻。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胸前记号代表万德庄严,整个佛像形态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灵山大佛双目垂视,眼神睿智慈祥。不论游客靠近或走远,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关切之中;并且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得愈近,眼睛就睁得愈开;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语,诸多嘱咐即将出口,使人倍感亲切,引发种种遐想。靠近大佛向上仰视,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让人产生佛在“动”的感觉。
佛经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经过开光,其神圣意义方始具备。灵山大佛开光盛典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
回顾中国的历史和佛教的历史,在每一个繁荣时代,都会出现高度文明的艺术结晶,千秋万代,历久不衰。为佛立像,成就不凡,从云岗、龙门到敦煌、大足……如今又有灵山大佛,从而在中国形成东有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冈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的五方五佛特立耸峙而相呼应的格局。
灵山大佛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反映了华东这一福泽宝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祥和,也是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并象征和平与生命如青铜一样,亘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