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东教授解读:最新雾化吸入疗法共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3: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东教授解读:最新雾化吸入疗法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发起,同济医院牵头编写,来自全国28家单位的37位临床与药学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中,专家们对共识初稿进行了分组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文章还提到,2019版共识是《医药导报》自设立规范指南和共识专栏以来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本次共识更新将涉及雾化吸入药品、装置、临床应用等内容,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参考。

01

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与优势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为可悬浮于气体中的微小雾滴或微粒,使药物可随着患者吸气气流进入呼吸道和肺的直接给药方法。其主要特点包括:

  • 起效快: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起效时间显著缩短。
  • 局部药物浓度高:药物在呼吸道和肺部的局部浓度高,能更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 用药量少:相比口服或静脉给药,雾化吸入疗法所需的药物剂量更小,减少了全身性副作用。
  • 不良反应少:由于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对其他器官的影响较小,整体安全性较高。
  • 无创伤:无需穿刺或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 特别适合儿科患者:儿童往往难以配合口服或注射给药,雾化吸入疗法操作简单,易于接受。
02

适用疾病范围

雾化吸入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呼吸道疾病,根据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以下疾病推荐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 喘息相关性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伴喘息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 咳嗽相关性呼吸道疾病:如伴咳痰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百日咳及类百日咳综合征,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03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常用药物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能减少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减少腺体分泌,抑制细胞因子与肥大细胞的产生。
  2. 支气管舒张剂:喘息是由气道炎症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相关的气流受限所致,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从而缓解喘息的主要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吸入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
  3. 黏液溶解剂:国内上市的黏液溶解剂雾化吸入制剂仅有乙酰半胱氨酸,临床用于治疗浓稠黏液分泌物过多的呼吸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病情恶化者,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巯基(-SH)基团,可使黏蛋白分子复合物间的双硫键(-S-S)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的黏滞性,使液化后容易咳出。
04

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治疗不良反应程度与类型各不相同,与患者本身因素、雾化吸入不规范、雾化治疗药物副作用,以及非雾化剂型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

  1. ICS:由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肺部和气道,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很小,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比较,ICS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长期研究并未显示小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儿童生长发育、骨质疏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需要长期吸入大剂量ICS的患者,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骨骼、代谢等情况。但由于给药方式的特殊性,ICS吸入后沉积在口咽部、喉部可造成局部不良反应,如口腔感染、声音嘶哑,使用后立即漱口和漱喉,可有效减少局部不良反应。

  2. 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震颤、心动过速。过量或不恰当使用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异丙托溴铵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咳嗽、支气管痉挛、口干、呕吐。

  3. 雾化治疗注意事项

  • 呼吸方式:雾化治疗前,应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平静呼吸过程中,间断进行深慢呼吸,将更有利于气溶胶沉积在下呼吸道和肺泡,以提高雾化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雾化吸入过程中应将患儿安置为坐位或半坐位,切忌置于仰卧位。如果患儿哭闹不配合,可在入睡后进行雾化治疗,此时需抬高床头或将宝宝抱在怀中使其处于半坐位。
  • 治疗前准备:雾化吸入治疗前1h不应进食,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以防雾化过程中气流刺激引起呕吐。洗脸、不抹油性面膏,以免药物吸附在皮肤上。
  • 治疗中观察:密切关注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急剧频繁咳嗽及喘息加重,如是雾化吸入过快或过猛导致,应放缓雾化吸入的速度。出现震颤、肌肉痉挛等不适,不必恐慌,及时停药,如为特布他林或沙丁胺醇引起,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后随访告知医生。出现呼吸急促、感到困倦或突然胸痛,应停止治疗并就医。
  • 治疗后护理:①使用面罩者嘱其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以下的雾珠,以防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②年幼儿童可用棉球蘸水擦拭口腔后再适量喂水,特别是使用激素类药物后,以减少口咽部的激素沉积,减少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③及时翻身拍背有助于使粘附于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保持呼吸道通畅。
  • 装置管理:雾化吸入装置应该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清洁并干燥存放,以防受到污染后成为感染源,影响治疗。
05

特别提醒

非雾化吸入制剂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治疗:非雾化吸入制剂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临床比较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推荐使用:①不推荐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吸入制剂使用。静脉制剂中常含有酚、亚硝酸盐等防腐剂,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而且非雾化吸入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有效雾化颗粒要求,无法经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积在肺部,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②不推荐传统“呼三联”方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呼三联”药物无相应雾化吸入制剂,无充分安全性证据,且剂量、疗程及疗效均无统一规范。 ③不推荐雾化吸入中成药。中成药因无雾化吸入制剂,所含成分较多,安全性有效性证据不足。

06

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开发更多适合雾化吸入的药物制剂、优化雾化装置的设计以提高药物输送效率、以及探索雾化吸入疗法在更多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雾化吸入疗法的规范化使用,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是临床实践中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