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庙旁语庙堂”:广东观音山征联活动诞生最佳下联
“玉帝庙旁语庙堂”:广东观音山征联活动诞生最佳下联
“玉帝庙旁语庙堂”,这句看似简单的对联,却在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征联活动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赞誉。这不仅是对作者吴国发才华的认可,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征联盛事,九载寻佳对
2015年,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联合广东楹联学会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征联活动,以“观音山上观山水”为上联,公开征集下联。这一活动至今已举办九次,吸引了全球36万余人参与,但仍未找到最佳对句。
这句上联巧妙运用了重字、借代等修辞手法,同时具备两种解读方式(状语/谓语/宾语与主语/状语/谓语/宾语),内涵丰富且结构精巧。活动不仅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在海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华人甚至表示:“我所认识的美国华人没有不知道这个征联活动的。”此外,中国孔子学院计划将此活动编成故事,向全球推广中华楹联文化。
巧妙构思,成就最佳下联
在众多应征作品中,吴国发的“玉帝庙旁语庙堂”脱颖而出,成为最被看好的下联之一。这句下联不仅在结构、词性和平仄上完美对应上联,更巧妙融合了佛教与道教元素,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玉帝庙”对“观音山”,恰到好处。玉帝是中国道教的最高神;观音是佛教大慈大悲的菩萨。“旁”对“上”,都是表示位置的副词。“语”与“玉”谐音。这里的“语”是动词,意为“谈论”。用嘴巴“语”对用眼睛“观”,很合适。“庙堂”源于宋代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意思是: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庙堂”,庙和堂,对“山水”,山和水;完全匹配。
从平仄来看,“观音山上观山水”的平仄是“平平平仄平平仄”,而“玉帝庙旁语庙堂”的平仄是“仄仄仄平仄仄平”,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与上联恰好相反,完美契合。
创作历程,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吴国发在创作这句下联时,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他发现要完美地对出下联非常难,经过良久思考,创作了一幅最佳下联和三幅优秀下联。
吴国发创作的其他佳联也颇具特色:
“卧佛寺中卧佛身”:与卧佛寺相关的下联,与“观音山上观山水”完全匹配,唯一的美中不足是“音”的位置应该有仄声字,可是“佛”是平声字。
“卧佛洞中卧洞石”:与多个卧佛洞相关,与上联完全匹配,唯一的美中不足是“佛”字是平声,应该是仄声。
“静安寺中净人心”:与上海静安寺相关,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另一面。
文化传承,从东莞到世界
吴国发的这句下联,不仅是一次个人的创作成就,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在全球化的今天,这句下联通过观音山征联活动这一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如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所说:“‘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在国外也引起广泛关注。澳大利亚由华人博士牵头,联系了美国和加拿大华人博士,组团直到观音山实地采风,为的就是攻克此对。旅美华人最近也特此传话:‘观音山上观山水’出句征联影响力振荡了全球文学界,我所认识的美国华人没有不知道这个征联活动的。”
吴国发的这句下联,不仅为观音山征联活动增添了新的亮点,更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创新和努力,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