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解读:如何判断和改善儿童睡眠质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5: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解读:如何判断和改善儿童睡眠质量


睡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成长,还对大脑发育和情绪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学会判断孩子的睡眠质量十分重要。

什么是正常的睡眠?

睡眠的姿势

新生儿宝宝的睡姿是两手放在头部两侧,惬意松弛,类似投降状。大点的宝宝可以维持某个姿势,一觉到天亮,睡眠期间很少翻滚。

睡眠的时长

儿童睡眠时间与年龄有关,同一年龄段也存在个体差异。一般而言:

  • 04个月的宝宝:1417小时
  • 412个月的宝宝:1215 小时
  • 12周岁的孩子:1114小时
  • 学龄前儿童:11~13 小时
  • 学龄阶段:约11个小时
  • 青春期:8~9 个小时

睡觉的时间

一般建议孩子8-9点睡觉,最晚不应晚于晚上10点。具体来说:

  • 1-3岁的孩子:晚上8点睡觉比较合适
  • 3岁及以上的孩子:晚上9点前睡觉为宜

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质量包括:

  • 清醒快
  • 入睡快
  • 少起夜
  • 睡眠深

同时,睡眠过程中不应有磨牙、打鼾、梦游等异常行为。

什么情况下可能是睡眠异常?

夜卧不安,姿势多变

孩子整个晚上都在翻来覆去,乱踢被子,甚至从床的这一头翻到床的那一头。还有的孩子睡眠露睛,流口水,甚至老喜欢撅着屁股睡。

睡眠时间太短

当代孩子普遍睡得比较晚。晚上是生长激素和褪黑素分泌的时段,有利于孩子大脑、生长等各方面的发育。如果睡得太晚,那么孩子有可能会长不高,变得瘦小,也可能导致第二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

入睡困难

孩子一般少有心事,不易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一般来说,从孩子准备入睡到真正睡着的时间,若>20 min则具有临床意义。门诊经常会碰到孩子睡不着的情况,有的孩子躺床上1-2个小时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睡眠质量异常

如果是单纯某几天睡不着、睡不好,在孩子整体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先观察。若睡眠中出现梦魇、梦游、胡乱喊叫、走动等,这些都属于异常表现,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守护宝宝的睡眠,家长需要做到的事

睡前不要吃东西,特别是在睡前两个小时内

1岁以后的孩子应尽量戒掉夜奶。睡觉期间整个身体都是放松状态,让劳累了一天的机体慢慢恢复。如果睡前还在吃东西,那么大部分气血就会去消化食物。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胃肠道天天加班消化食物,长期以来,脾胃负担加重,消化吸收功能会受影响。同时,机体不能在夜间很好地恢复,也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果孩子心里装着很多小心思,心是定不下来的,也不容易睡着。睡前应该让孩子少听兴奋的节奏或者烧脑的故事,尽量保持环境的平静。作为父母,要多包容、多理解、放宽心,陪着孩子早点躺在床上,不要过度去指责孩子。家长只要静静地陪着睡觉,家长心定了,也许孩子慢慢就静下来了。

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

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多与父母有关。如果家长是个急性子,易发脾气或者喜欢催孩子,甚至打孩子,孩子易出现肝气郁结、忧思伤脾。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孩子的睡眠。所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也是在间接地帮助孩子养成平稳的处事心态。

必要时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异常的伴随症状,如打鼾、睡眠时憋气、梦魇、梦游等,需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