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甲流病例攀升,新型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多地甲流病例攀升,新型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近日,浙江、山西、吉林等多地卫健委网站公布信息,报告2024年12月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其中,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甲流)的病例数显著上升,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关注点。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一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上都有明显区别。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症状表现和潜在危害。
病原体:甲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而普通感冒则可能由多种病原体导致,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变异性,容易引发大范围流行。
症状表现:甲流的症状通常更为严重,包括突发高热(体温迅速升至39℃以上)、头痛(尤其是眉弓和太阳穴区域)、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患者常感到疲乏无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相比之下,普通感冒的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
潜在危害:甲流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而普通感冒很少出现并发症。
甲流的最新治疗进展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玛舒拉沙韦(Masitinib)展现出显著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玛舒拉沙韦单次给药后中位时间20小时即可退热(体温恢复至37.2℃或更低),中位时间22小时内病毒被清除,中位时间42小时内7种流感症状(咳嗽、咽喉痛、头痛、鼻塞、发热或寒战、肌肉或关节痛和疲乏)全部消退。
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期试验纳入中国46家医学中心的5~65岁无并发症的流感门诊患者527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玛舒拉沙韦都能使流感症状更早消退。在安全性方面,未发生一例治疗后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且多数为轻度或中度不良事件。
如何预防甲流?
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建议,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情况每年更新疫苗成分,推荐每年接种。此外,个人卫生防护也非常重要,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触摸眼口鼻,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常用物品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随着春节临近,全国即将迎来大规模人员流动。专家提醒,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注意佩戴口罩,可减少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若已出现高热等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建议暂缓出行,避免交叉感染。”王新民说。
面对当前甲流高发的形势,公众应保持冷静,科学应对。及时接种疫苗,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甲流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