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女子照片被AI“一键脱衣”,专家建议完善AI监管立法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46: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女子照片被AI“一键脱衣”,专家建议完善AI监管立法

近日,一起AI技术滥用事件在广州引发广泛关注。一名女子在地铁上的照片被人为使用AI技术进行“一键脱衣”处理,伪造出所谓“裸照”,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深切担忧,也再次敲响了AI技术滥用风险的警钟。

01

技术解析:AI“一键脱衣”的原理

AI“一键脱衣”技术主要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特别是生成对抗网络(GAN)。GAN通过两个神经网络——生成器和判别器——相互博弈,生成高逼真度的模拟图像。生成器负责创建逼真的图像,而判别器则负责判断这些图像的真假。经过大量训练,这些模型可以生成栩栩如生的图像,包括去除人物衣物的效果。

这种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其实现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和计算资源。开发者通常利用大量图库数据进行训练,以便AI能够“学习”不同衣物的形态及其在人体上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软件可以推断出衣物之下的人体轮廓,并生成相应的图片。

02

风险分析:隐私侵犯与伦理挑战

AI一键脱衣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对隐私和伦理的深度讨论。个人照片被未经许可擅自处理,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风险,如网络欺凌、性骚扰等。这起事件中,受害者不仅面临精神困扰和声誉损害,还可能遭受长期的心理创伤。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技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将成为侵犯他人隐私、制造虚假图像和造谣诽谤的工具。随着AI技术的普及,监管和规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避免技术被滥用,成为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挑战。

03

法律责任:界定技术使用的法律边界

针对AI技术滥用引发的法律问题,专家指出,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梁强调,需要对人工智能应用违法的侵权主体进行明确划分,构建违法责任分担机制,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北京德翔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希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涉及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可能构成帮助侵权。依照法律规定,明知会造成民事侵权,故意向他人传授实施可能违法的具体经验和技能的行为,可以构成帮助侵权。如果明知他人想制作淫秽视频传播或者牟利,可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或者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共犯;如果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而依然传授的,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04

监管建议:构建AI伦理与法律框架

面对AI技术带来的新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

  1. 技术监管:平台和技术提供者应加强对技术的监管,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例如,一些图像处理应用在上线之前要经过严格审核,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入水印等防伪措施,阻止二次传播。

  2. 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并设立相应的举报和追责机制。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应迅速介入,依法采取措施,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3. 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AI技术的认识,增强隐私保护意识。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谨慎分享个人信息,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4. 国际合作:借鉴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等国际经验,推动建立全球性的AI伦理和法律框架。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

05

国际视野:欧盟AI法案的启示

欧盟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实施《人工智能法案》,这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该法案采用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对AI系统进行分类管理,针对高风险应用实施严格规定。法案覆盖了从市场准入、运营责任到透明度要求的全链条规则,对在欧盟境内或影响欧盟市场的AI系统和活动产生约束力。

欧盟AI法案的实施为全球AI监管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建立明确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可以有效遏制AI技术的滥用,保护个人隐私和尊严。

这起AI一键脱衣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只有在法律框架内合理使用AI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向善,让技术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