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蛋鸡养殖可节约8%饲料成本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蛋鸡养殖可节约8%饲料成本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饲料添加剂5-羟甲基糠醛”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该成果得到了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主席、原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农业部副部长刘坚等多位专家的高度认可,评价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研发背景与创新突破
该成果的研发团队基于近20年的研究积累,以生物质规模化生产的大宗商品果糖为原料,通过“酸催化+溶剂场”工艺成功制备5-羟甲基糠醛(HMF)。这一工艺创新不仅提高了果糖的转化效率,还实现了高选择性和高纯度的产品产出。具体而言,使用与Amberlyst-15活性官能团结构相近的甲基磺酸作为酸催化剂,果糖转化为HMF的产率超过90%,纯度达到98%以上。
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生物质高效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分子结构特征相同的糖类催化转化提供了创新理论和工程技术参考。
多重生物学作用与安全性评估
研究表明,5-羟甲基糠醛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包括修复氧化损伤、提高机体抗敏能力、抗炎抗菌、抗氧化应激、免疫调节、降低血糖浓度、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肝脏等。这些特性使其在动物营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5-羟甲基糠醛急性毒性分级为实际无毒,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和致畸作用,亚慢性试验结果也为阴性。欧洲食品安全局已对其人均日摄入量进行了合格安全推定,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没有安全问题。
应用效果与前景展望
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试验表明,5-羟甲基糠醛能够有效提高蛋鸡的营养吸收效率,减少饲料消耗。具体数据显示,当蛋鸡日粮中5-羟甲基糠醛添加量为10mg/kg时,每公斤鸡蛋可节约0.08-0.1kg饲料。这一效果不仅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还能提升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目前,该研发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43项,其中6项为国外专利,已获得授权专利19项,包括1项国外专利。这些知识产权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这一科技创新不仅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推动我国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高效化养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推广,5-羟甲基糠醛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为提升我国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