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年首次进贡,高丽牛黄见证中朝交往史
662年首次进贡,高丽牛黄见证中朝交往史
高丽牛黄在古代不仅是珍贵的药材,还在唐罗外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唐代起,新罗牛黄凭借其卓越的药效,成为了两国之间的“国礼”,见证了两国深厚的情谊。如今,高丽牛黄依然备受推崇,其清热解毒、豁痰定惊的功效在现代医学中仍有广泛应用。了解这段历史,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古代药用文化的魅力,更能体会到不同文化间的友好交流。
高丽牛黄:从“国礼”到文化使者
高丽牛黄首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唐朝,是在新罗统一战争期间。据《三国史记》记载,文武王二年(662)春正月,“唐使臣在馆。至是,册命王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拜伊餐文训为中侍。王命庾信与仁问、良图等九将军,以车二千余两(辆),载米四千石,租二万二千余石,赴平壤……(二月)六日,至杨隩,庾信遣阿餐良图、大监仁仙等致军粮。赠定方以银五千七百分,细布三十匹,头发三十两,牛黄十九两。定方得军粮便罢还”。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唐与新罗牛黄交流的最早材料,也就在此之后,新罗牛黄逐步登堂入室,成为中国传统药学公认的精品。
神奇的药用价值
牛黄在中国的药用历史悠久,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已将牛黄列为兽部上品之一,可见古人很早便认识到了其药用价值。唐及以前医籍和敦煌文书中对于牛黄功效的记载如下(表1)。
表1 汉唐五代医籍牛黄功效
医籍 | 功效描述 |
---|---|
《神农本草经》 | 益肝胆,除热,治惊痫 |
《名医别录》 | 治小儿百病,妇人带下,中恶,口不能言 |
《本草经集注》 | 治中风失音,口不能言,癫痫,小儿诸痫热,口噤不能言 |
《千金要方》 | 治中风不语,小儿惊痫,妇人产后血晕 |
《外台秘要》 | 治中风不语,小儿惊痫,妇人产后血晕,中恶,口不能言 |
《本草拾遗》 | 治中风不语,小儿惊痫,妇人产后血晕,中恶,口不能言 |
《日华子本草》 | 治中风不语,小儿惊痫,妇人产后血晕,中恶,口不能言 |
《本草纲目》 | 治中风不语,小儿惊痫,妇人产后血晕,中恶,口不能言 |
由上可知,唐代及以前医药家们总结出的牛黄药效以益肝胆、除热、治惊痫、治小儿百病为主,在妇科和中风后遗症、传染病治疗等方面也有所应用。
文化交流的见证
高丽牛黄在中朝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公元663年,唐朝就曾帮助朝鲜对抗日本的侵袭,当时的唐朝之所以会派兵帮助朝鲜,也是为了朝鲜半岛的地缘优势。直到把日本、百济和高句丽都驱逐出境后,因其对朝鲜方的感恩,便向唐朝赠送的物品包括金属器具、纺织品类、药材类和皮毛类等。而唐朝则回赠起金器、银锦袍、茶叶等珍贵物品。此外,唐朝还设有专门的机构如鸿胪寺、商馆等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来宾,并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民间贸易方面,规模也甚为可观,当时民间贸易的线路有陆路和海路两种,交易的品种包括金、银、铜、绫、锦、丝、布、人参、牛黄和书籍等。在唐朝中叶,每年来到广州的各国船只多达4000余艘,泉州也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此后两者便形成了稳定和谐的经济、文化的贸易来往,开创了中朝来往的历史先河。
高丽牛黄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更成为了古代中朝友好关系的见证。它承载着两国人民的友谊,见证了古代药用文化的辉煌。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这段历史时,不禁感叹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