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过高会导致生育率下降吗?
人口密度过高会导致生育率下降吗?
人口密度与生育率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通过分析中国及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本文揭示了这一关系的复杂性,并探讨了影响生育率的多重因素。
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4》的数据,2023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01,其中,城市总和生育率为0.85,镇的总和生育率为1.03,乡村总和生育率为1.29。
从人口密度来看,城市人口密度大于镇,镇的人口密度大于乡村。那么,能不能得出结论说:人口密度越高,生育率越低?下面我们就用两个例子来分析这个问题。
各国人口密度与生育率的关系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列出的2023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密度和生育率数据,以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公里)为横坐标,总和生育率为纵坐标,用excel画一个散点图,并添加趋势线,得出回归直线方程为:y=-0.0004x+2.0789,拟合优度R方是0.0174,如下图所示。
通常R方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方越接近0,线性相关性越弱。下图的R方是0.0174,说明这种线性关系很弱。可见,x(人口密度)和y(生育率)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相关性并不强。事实上,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是人口密度较高,同时生育率也较高。例如,2023年布隆迪人口密度高达528人/平方公里,生育率高达4.88;卢旺达人口密度高达576人/平方公里,生育率高达3.70。
中国31省份的人口密度与生育率的关系
由于各省份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人口数据,并没有生育率数据(有出生率数据,但出生率与生育率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只有人口普查才有各省份完整的、详细的生育率数据,所以,本文采用2020年人口普查的各省份生育率数据。下表是根据官方数据列出的31省份2020年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公里)和生育率。
根据上表数据,以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为横坐标,总和生育率为纵坐标,用excel画一个散点图,在散点图上添加趋势线,得出回归直线方程为y=-0.0002x+1.4024,拟合优度R方为0.1868,如下图所示。可见,人口密度与生育率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但这种线性关系比较弱。事实上,中国有不少省份的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生育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2020年全国人口密度是147人/平方公里,总和生育率是1.30,而贵州省人口密度是219人/平方公里,总和生育率为2.12,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一;又如,河南和山东的人口密度和生育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虽然人口密度与生育率是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强。
人口密度与生育率之所以是负相关,原因是,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往往房价也较高,这意味着居住空间相对狭小。在高层住宅密集的区域,孩子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成长环境,家长可能会因此不愿意生育更多孩子。
但人口密度与生育率的相关性并不强,因为决定生育率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与人口密度有微弱的关系以外,还与人均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等等众多因素有关。例如,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通常与生育率下降相关,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可能更倾向于推迟生育,减少生育数量,以便追求职业发展。又如,生育友好政策通常有利于提高生育率。
虽然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生育率下降,但不能因此而反对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同样道理,不能因为人口密度与生育率存在微弱的负相关而反对城市化进程。原因是,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要提高生育率,需要出台更大力度的生育友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