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周天勇:农村宅基地资产化将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02: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周天勇:农村宅基地资产化将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当前热点话题,从经济效应角度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具体数据支撑,更具说服力。周天勇,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入探讨了农村宅基地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他指出,通过改革使农村宅基地实现资产化,可以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率。特别是在未来十年,农村宅基地的资产化溢值有望贡献超过1.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农村宅基地的巨大潜力,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01

政策背景与改革意义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旨在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保障农民权益,推动乡村经济发展。2025年底,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完成宅基地确权工作,为后续改革奠定基础。同时,城镇户籍子女可依法继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并办理不动产登记,进一步明确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

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盘活闲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据统计,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面积约为760万公顷,每年流入市场的闲置宅基地约15亿平方米。这些闲置资源一旦得到有效利用,将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此外,改革还致力于规范宅基地管理,完善审批流程,加强违法用地处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02

资产化路径与实践探索

农村宅基地资产化的主要路径包括出租、入股、有偿退出等。其中,出租和入股是较为常见的流转方式,既能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又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推动产业发展。有偿退出机制则为那些愿意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提供了经济补偿,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的“共享村落”模式,为宅基地资产化提供了生动案例。高陵区建立了西北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通过单宗评估价值区间分级交易,截至2023年底,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金额达503.5万元,其中农民收入432.9万元,集体收入70.6万元。此外,高陵区还创新推出了“整宗退出”和“分割退出”两种方式,激发存量宅基地市场化流转。例如,庙西村、草王村、虎家村等地通过“内部盘活”机制,有效解决了闲置和刚需并存的问题。

03

经济效应分析

农村宅基地资产化改革的经济效应显著。根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的估算,如果将宅基地纳入市场化流转,其潜在市场价值可达1.3万亿元。这一估算基于当前全国土地市场供应结构,综合考虑土地拍卖价格和城乡土地折价因素。宅基地一旦成为可交易的资产,不仅可以为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还能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

资产化改革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据统计,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品、住房等基本生活支出占比较高,而教育、医疗、交通等服务性消费相对较低。随着宅基地资产化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的消费结构有望优化,消费水平将显著提升。据预测,每年因农村人口市民化带来的公共财政保障支出将增加50%以上,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04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周天勇强调,土地、房屋的资产化改革是推动经济景气复苏的关键。他建议,应加快推进城乡土地体制改革,通过政策刺激和体制改革双管齐下,释放经济活力。具体措施包括延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畅通社会融资渠道,建立个人家庭破产制度,以及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展望未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将继续深化。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每年增长0.8%,平均每年约有1200万农业人口转为市民。这一过程中,宅基地资产化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为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还将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建议从2025年开始,重点支持农业人口市民化,激励地方政府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城乡发展格局。

农村宅基地资产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法律、金融、市场等多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农村土地资源潜力,不仅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双赢局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