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短视频成瘾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清华大学研究揭示恶性循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29: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短视频成瘾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清华大学研究揭示恶性循环

“刷短视频上瘾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注意力分散和抑郁情绪加剧等问题。”这是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研究结论,为沉浸在短视频世界中的青少年敲响了警钟。

这项研究通过对260名男性和903名女性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短视频成瘾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增强关系。研究采用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了短视频成瘾中的“忍耐力”(即使用短视频的强烈冲动)和抑郁症状中的“快感缺失”(失去愉悦感)能够预测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悲伤情绪”作为“桥接症状”,不仅加剧了短视频成瘾,还进一步恶化了抑郁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这一发现并非孤立现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53亿,占网民整体的96.4%。更令人震惊的是,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某短视频平台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突破了7小时,几乎占据了人们清醒时间的一半。这种过度使用不仅导致了注意力分散、体育锻炼减少,还引发了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的增加。

浙江大学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短视频成瘾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观看个性化短视频时,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和中脑腹侧被盖区等区域活动增强,这种神经机制变化会强化观看行为,使人难以停止刷视频。这种“信息茧房”效应使得用户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严重。《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11.9%的未成年用户在工作日平均每天看短视频超过2小时,7.2%的未成年用户在节假日平均每天看短视频超过5小时。西南大学2021年发布的一项针对3000多名中国青少年的调查研究显示,过度依赖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更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短期记忆的下降。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社会各界应立即行动起来。个人层面,用户应当自觉控制短视频的使用频率,培养健康的休闲方式,如适量运动、阅读或社交互动,以平衡数字娱乐与现实生活。家庭与教育机构也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识别并应对心理困扰。

政府及相关部门则需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指导原则,鼓励平台开发更多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同时加强公众心理健康教育,为那些已显现成瘾迹象的用户提供必要的干预和支持。

短视频虽小,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既要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与欢乐,也要警觉其潜在的副作用,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数字生态环境,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类的全面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