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尾部的胜利是终极目标(少数派投资)
获取尾部的胜利是终极目标(少数派投资)
投资中认知是很关键的决定性因素。过往的许多文章中,经常分享到关于投资要先改变认知、改善投资行为等行为金融学相关的观点,但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每个人的金钱观、理财观都被持续影响而改变,很难形成稳定的投资逻辑。
接触这行时间久了,会发现投资本身就是关于人性、心理学甚至社会学等复杂因素形成的综学科。最近接触到一本书叫《金钱心理学》,其副标题叫作:“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看起来比较宏大的叙事,其实是从一些浅显的故事中剖析我们对金钱认知和管理的底层逻辑,看完可能会有所颠覆,也做一些分享。
人当下的决策是过去所有经历的总和
每个人从生来每个阶段面临的起点和环境都不一样,所有不同累计起来的可能性不尽其数,对同一件事情的决策也就会有千万种可能。比如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对于金钱的理解和价值观完全不一样;买彩票经常中的人和永远不中的人对下一次购买的决策也有比较大的差别;上一代对财富积累的认知是他们所处大环境、时代变迁等喂养出来的,与新一代之间的认知差异也是割裂而无法缝弥的。同样的,在08年和20年分别进入A股股市的投资者面临涨跌的心态也可能完全不同。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更客观看待当下所处的情景,理解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异,从而意识到,决策没有绝对的对和错,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每个人对金钱的经验可能只有0.00000001%符合实际,但它构成了你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主观判断的80%。”
成功者的成功可能来自他全部行为中的一小部分
过于关注成功者的极端个例,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切实际的导向。我们能看到的已经是成功者一生经历带来的结果。但是这不代表他们过程中犯的错误比我们少。
巴菲特一生持有过400-500只股票,而收益大部分来自于其中10只,或许尾部事件主导一切,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投资中的决策并不总是对或错的。最重要的是对的时候能带来什么,而面对失败的时候又损失了什么。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复盘和改善,关键时刻做出的决策可能会影响一生。前提是不会被暂时的失败结果所打倒、放弃。
《繁花》中胡歌所饰演的角色宝总,在与强总代表的深圳帮前期博弈的过程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用大量资金去博另外一只股票的涨幅,险些被套牢;但他并没有懊悔前期犯的错,而是及时掉头去补救,最终在稳定的心态和对局势的正确判断下赢得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这说明过程中犯的错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令人绝望,关键是谁能获取尾部的胜利。
尾部事件驱动最终的胜利
投资是贯穿一生的命题,长跑马拉松并不是看谁某一个阶段跑得快或慢,而是看最终是否能够到达终点。正如彼得·林奇所说的:“如果你在这个行业表现非常出色,那么你的想法在10次里也不过只有6次是对的。”
用长期思维去面对每次决策可能出现的结果或好或坏,理解接受并坦然面对,也可以破除线性思维带来的惯性。
商业和金融投资绝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尾部是非线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人在投资中容易陷入线性思维,赚钱即成功、正确;亏损即为失败、错误,这是一种表象的归因。大家都知道投资要做长期,但是往往会被眼前的现象主导了短期的交易行为,当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反馈时,方寸大乱,从而容易在中途被清洗出局。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获取尾部的胜利,对眼前信息的处理就不能只停留在表象,要深入了解其本质,避免被困境套牢。
投资过程中关注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底层逻辑
正确理解我们与财富、风险、成功/失败的关系,修正心态,虽然不能直接帮我们管理财富,但也不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没有人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答案,我们要允许自己出现不完美,并且再接再厉,永不气馁,赢取尾部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