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真假辨别全攻略:追溯码查询+包装检查+正规渠道
药品真假辨别全攻略:追溯码查询+包装检查+正规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购药品已成为许多人的选择。然而,药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如何辨别药品的真假,确保用药安全,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药品真假的辨别方法,帮助大家在购药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药品追溯码:辨别真假的第一道防线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身份证”,通过扫描追溯码,可以查询到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信息,是辨别药品真伪的重要工具。
国家医保局正在实施医保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工作,推动实现药品来源信息全过程清晰可追溯。消费者在购药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利用药品追溯码进行验证:
保留购药凭证:购药时保留医院的结算单或药店的购药发票。由于购药发票大多是热敏纸,字迹容易消失,建议在发票上的药名后用黑色字迹中性笔标注药品的追溯码,并拍照留存。
保存药盒信息:药吃完后,把药盒上带有追溯码的部分连同药盒正面剪下来留存,避免保存整个药盒过于占地方。
关注官方信息:持续关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或当地医保APP。国家医保局已全面推动医保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应用工作,后续将陆续发布有关医保药品重复追溯码的相关信息。
检查追溯码信息:一旦发现自己所购医保药品的追溯码与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重复追溯码信息相同,或者医保APP上提示药品追溯码有疑问,那表明该药有可能是假药或者回流药。此时,应拿着剪下来的包含追溯码的部分药盒,连同留存的发票或发票照片,到购药的医院或者药店去沟通并获取解释。
包装与说明书:细节决定真伪
除了药品追溯码,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也是辨别真伪的重要依据。正品药品的包装印刷清晰,包含生产批号、有效期等详细信息;说明书内容完整无误。消费者在购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检查包装完整性:正品药品的包装通常印刷清晰,封口严密。如果发现包装有破损、字迹模糊或信息不全的情况,应警惕可能是假药。
核对说明书信息:正品药品的说明书内容详尽,包括药品名称、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如果说明书内容简略或有明显错误,应谨慎购买。
识别防伪标识:许多药品附有防伪标签,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验证真伪。在购药时,应注意检查防伪标识是否完好,并按照提示进行验证。
正规渠道:安全购药的保障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是避免买到假药的关键。建议消费者从以下渠道购药:
医院药房:医院药房是药品来源最可靠的渠道之一,药品经过严格的采购和验收程序,质量有保障。
连锁药店:正规连锁药店通常有完善的药品管理体系,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药品。
信誉良好的网上平台:如果选择网购药品,应选择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网上药店。在购买前,可以查看网站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
网购药品:便利与风险并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药品因其便捷性和价格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网购药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
价格与质量的关系:虽然线上药店通常能提供更优惠的价格,但过低的价格可能暗藏风险。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保持警惕,不要盲目追求低价。
处方药的购买:根据《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消费者在购买处方药时,应提供真实的处方信息,并确认平台的审核流程。
药品储存与运输:部分药品对储存和运输的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消费者在网购药品时,应注意询问药品的储存条件,并选择能够提供合适运输条件的平台。
售后服务:选择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平台,以便在药品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
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伞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为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根据该法:
假药、劣药的赔偿:生产假药、劣药或者明知是假药、劣药仍然销售、使用的,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除请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请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案例警示:假药之害,触目惊心
2024年9月,国家药监局公布了4起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3个案例都与司美格鲁肽相关。涉案货值金额最高的达到3500万元,系在广东发现的违法生产经营假药案。当事人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原料,在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含有司美格鲁肽成分的减肥药。这一案例再次敲响了药品安全的警钟,提醒我们在购药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药品安全无小事,掌握药品真假的辨别方法,选择正规渠道购药,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重要举措。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用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