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提醒:通心络胶囊和银杏叶片联合用药缺乏临床证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5: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提醒:通心络胶囊和银杏叶片联合用药缺乏临床证据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近年来,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中通心络胶囊和银杏叶片是常用的中药制剂。那么,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是否真的有效呢?

01

通心络胶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突破

通心络胶囊是一种复方中药制剂,主要由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通心络胶囊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显著效果。

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

广东省中医院蔡业峰教授介绍,缺血性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相关研究显示,在卒中发生3小时内给予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治疗,其获益是风险的10倍。然而,即使接受了规范化的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接受再灌注治疗后并未获得明显效果且致残比例较大。

通心络胶囊在这一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基础实验表明,通心络可通过增加脑微血管密度、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提高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上调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等,保护脑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血脑屏障,改善神经功能。一项纳入3906例通心络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通心络组神经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漪教授在第1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分享了“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简称“TISS研究”)的最新结果。该研究显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使用通心络可提高患者良好预后比例6.7%,提高神经功能。

降低卒中复发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性泉教授指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和疾病风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波教授的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稳定易损斑块,减少脑卒中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急性事件的发生。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牵头完成的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斑块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CAPITAL研究)表明,在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应用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延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的进展,延缓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首发时间,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特别是减少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率。

02

银杏叶片:改善脑血管功能的重要药物

银杏叶片主要由银杏叶提取物制成,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等。然而,与通心络胶囊相比,银杏叶片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证据相对较少。

03

联合用药: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虽然通心络胶囊和银杏叶片都具有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但目前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两者联合用药的方案。联合用药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

  1. 药物相互作用: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影响彼此的代谢和吸收,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 剂量控制:联合用药时,每种药物的剂量需要精确控制,否则可能导致药效过强或不足。
  3. 安全性问题:缺乏充分的临床研究数据,无法确定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因此,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患者不应自行联合使用通心络胶囊和银杏叶片。如果需要联合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近年来,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中通心络胶囊和银杏叶片是常用的中药制剂。那么,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是否真的有效呢?

通心络胶囊是一种复方中药制剂,主要由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冰片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通心络胶囊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显著效果。

广东省中医院蔡业峰教授介绍,缺血性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相关研究显示,在卒中发生3小时内给予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治疗,其获益是风险的10倍。然而,即使接受了规范化的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接受再灌注治疗后并未获得明显效果且致残比例较大。

通心络胶囊在这一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基础实验表明,通心络可通过增加脑微血管密度、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提高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上调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等,保护脑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血脑屏障,改善神经功能。一项纳入3906例通心络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通心络组神经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漪教授在第1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分享了“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简称“TISS研究”)的最新结果。该研究显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使用通心络可提高患者良好预后比例6.7%,提高神经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性泉教授指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和疾病风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波教授的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稳定易损斑块,减少脑卒中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急性事件的发生。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牵头完成的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斑块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CAPITAL研究)表明,在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应用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延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的进展,延缓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首发时间,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特别是减少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率。

银杏叶片主要由银杏叶提取物制成,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等。然而,与通心络胶囊相比,银杏叶片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证据相对较少。

虽然通心络胶囊和银杏叶片都具有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但目前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两者联合用药的方案。联合用药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

  1. 药物相互作用: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影响彼此的代谢和吸收,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 剂量控制:联合用药时,每种药物的剂量需要精确控制,否则可能导致药效过强或不足。
  3. 安全性问题:缺乏充分的临床研究数据,无法确定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因此,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患者不应自行联合使用通心络胶囊和银杏叶片。如果需要联合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