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垃圾收费下的韩国家居回收日常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9: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垃圾收费下的韩国家居回收日常

韩国自1995年起实施垃圾收费制度,25年来不仅将整体废弃物排放量减少了40%,还实现了60%以上的回收率。本文将详细介绍韩国的垃圾分类、垃圾袋使用、大型垃圾处理等具体措施,并对比香港的情况,为香港及其他城市提供环保政策制定的借鉴。

垃圾收费25年,多管齐下处理废物


食肆商家外亦设有个别回收用的垃圾桶。© Carrie Chow

韩国自1995年起实施垃圾收费制度,整体废物弃置量大幅减少四成,而回收率更达60%以上。比起“一刀切”,韩国政府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减废计划。从随袋收费形式开始,逐步扩展到限制使用一次性产品、回收厨余等,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处理废物。


食肆商家外亦设有个别回收用的垃圾桶。© Carrie Chow

垃圾收费实施之初,不免出现非法弃置的情况。当局不仅加强罚则,在市面安装适量的监察仪器,并设定10万至100万韩元(约700至7000港元)的罚款。在难以监管的乡郊地区,非法的废物弃置费则由所有住户分摊。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提供清晰的垃圾分类指引,标示出区内住所弃置垃圾的位置等,受检控人数在20年间大跌8成。

分清一般垃圾、食物垃圾、可回收垃圾


图为公用的回收桶及一般垃圾桶。© Carrie Chow

在韩国生活,如果产生越多垃圾,就需要购买更多或更大的垃圾袋去处理,从而帮助源头减费。家居垃圾可分为一般、食物及可回收垃圾。根据政府提供的清晰垃圾分类指引,市民实施亦不算麻烦。

一般垃圾袋通常是白色,而食物垃圾则按区有不同颜色,亦有相应的垃圾桶。前者会被送往堆填或焚化,后者则会转化成肥料使用,垃圾袋可在超市、便利店等地购买。

居住在管理设施较完善的屋苑,通常都会有公用的回收桶及一般垃圾桶,而住在独幢的房屋,则需由住客自行分开摆放回收物和一般垃圾在家门前,以便收集。

指定的垃圾袋及垃圾桶


韩国家居的一般垃圾袋,图为钟路区,各区文字颜色及图案稍有不同。© Carrie Chow

另外,韩国市民必须在自己居住的区域购买相应的垃圾袋,不能跨区使用,以便区分各区的垃圾清理税,违者有机会受罚。


食物垃圾桶均会写上住址,以免胡乱分类无迹可寻。© Carrie Chow

大型垃圾需付费申请


© Greenpeace

目前,香港市民如果想弃置家居废物或家具,只需自行将有关废物送到食环署辖下的公众垃圾收集站处理即可。但在韩国,弃置大型垃圾需要付费申请,获取弃置大型垃圾证书后,再贴在废物上待回收日处理。

超市配合方案


图为绿色和平首尔办公室的超市走塑倡议行动。© Greenpeace

随着垃圾收费的实施,韩国民众对生活中的减废日常更习以为常,商家因而更愿意配合。当地超市会提供免费纸箱供市民包装货品,不但可以重用来货时的纸箱,同时可减少制造新的塑料废物。另外,蔬果大多使用裸装散卖的形式,即使有包装也只是一层胶袋,而非像香港超市般使用大量保鲜纸和发泡胶包裹。得到超市的配合,市民的家居垃圾也因此减少。

可见,在垃圾收费的前提下,社会上的减废走塑风气更理所当然,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大众有减塑的实际需要,他们就会去主动寻找减塑的方法;当商家如超市,察觉到顾客的需求,也就有诱因去配合及提供走塑的选项。垃圾收费与其他走塑政策环环相扣,如果在香港实施,必定是推动社会走塑减废的重要一步,令更多市民及企业加入,令走塑选项遍地开花。

一年的韩国居住经验,进行垃圾分类已成为日常,回到香港反而感到不习惯。希望香港政府加快实施垃圾收费计划的进度,以纾缓香港废物的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